
- 數位電子教程
- 數位電子 - 首頁
- 數位電子基礎
- 數字系統型別
- 訊號型別
- 邏輯電平和脈衝波形
- 數字系統元件
- 數字邏輯運算
- 數字系統優勢
- 進位制系統
- 進位制系統
- 二進位制數表示
- 二進位制運算
- 有符號二進位制運算
- 八進位制運算
- 十六進位制運算
- 補碼運算
- 進位制轉換
- 進位制轉換
- 二進位制轉十進位制
- 十進位制轉二進位制
- 二進位制轉八進位制
- 八進位制轉二進位制
- 八進位制轉十進位制
- 十進位制轉八進位制
- 十六進位制轉二進位制
- 二進位制轉十六進位制
- 十六進位制轉十進位制
- 十進位制轉十六進位制
- 八進位制轉十六進位制
- 十六進位制轉八進位制
- 二進位制碼
- 二進位制碼
- 8421 BCD碼
- 餘3碼
- 格雷碼
- ASCII碼
- EBCDIC碼
- 程式碼轉換
- 錯誤檢測與糾正碼
- 邏輯閘
- 邏輯閘
- 與門
- 或門
- 非門
- 通用門
- 異或門
- 異或非門
- CMOS邏輯閘
- 使用二極體電阻邏輯的或門
- 與門與或門的比較
- 兩級邏輯實現
- 閾值邏輯
- 布林代數
- 布林代數
- 布林代數定律
- 布林函式
- 德摩根定理
- SOP和POS形式
- POS到標準POS形式
- 最小化技術
- 卡諾圖化簡
- 三變數卡諾圖
- 四變數卡諾圖
- 五變數卡諾圖
- 六變數卡諾圖
- 無關項條件
- 奎因-麥克斯拉斯基法
- 最小項和最大項
- 規範式和標準式
- 最大項表示
- 使用布林代數化簡
- 組合邏輯電路
- 數字組合電路
- 數字運算電路
- 多路選擇器
- 多路選擇器設計步驟
- 多路選擇器通用門
- 使用4:1多路選擇器的2變數函式
- 使用8:1多路選擇器的3變數函式
- 多路分配器
- 多路選擇器與多路分配器的比較
- 奇偶校驗位發生器和校驗器
- 比較器
- 編碼器
- 鍵盤編碼器
- 優先編碼器
- 譯碼器
- 算術邏輯單元
- 7段LED顯示器
- 程式碼轉換器
- 程式碼轉換器
- 二進位制轉十進位制轉換器
- 十進位制轉BCD轉換器
- BCD轉十進位制轉換器
- 二進位制轉格雷碼轉換器
- 格雷碼轉二進位制轉換器
- BCD轉餘3碼轉換器
- 餘3碼轉BCD轉換器
- 加法器
- 半加器
- 全加器
- 序列加法器
- 並行加法器
- 使用半加器的全加器
- 半加器與全加器的比較
- 使用與非門的全加器
- 使用與非門的半加器
- 二進位制加法/減法器
- 減法器
- 半減器
- 全減器
- 並行減法器
- 使用兩個半減器的全減器
- 使用與非門的半減器
- 時序邏輯電路
- 數字時序電路
- 時鐘訊號和觸發
- 鎖存器
- 移位暫存器
- 移位暫存器應用
- 二進位制暫存器
- 雙向移位暫存器
- 計數器
- 二進位制計數器
- 非二進位制計數器
- 同步計數器設計
- 同步計數器與非同步計數器的比較
- 有限狀態機
- 演算法狀態機
- 觸發器
- 觸發器
- 觸發器轉換
- D觸發器
- JK觸發器
- T觸發器
- SR觸發器
- 帶時鐘SR觸發器
- 無時鐘SR觸發器
- 帶時鐘JK觸發器
- JK觸發器轉T觸發器
- SR觸發器轉JK觸發器
- 觸發方法:觸發器
- 邊沿觸發觸發器
- 主從JK觸發器
- 競爭冒險現象
- A/D和D/A轉換器
- 模數轉換器
- 數模轉換器
- DAC和ADC積體電路
- 邏輯閘的實現
- 用與非門實現非門
- 用與非門實現或門
- 用與非門實現與門
- 用與非門實現或非門
- 用與非門實現異或門
- 用與非門實現異或非門
- 用或非門實現非門
- 用或非門實現或門
- 用或非門實現與門
- 用或非門實現與非門
- 用或非門實現異或門
- 用或非門實現異或非門
- 使用CMOS的與非/或非門
- 使用與非門的全減器
- 使用2:1多路選擇器的與門
- 使用2:1多路選擇器的或門
- 使用2:1多路選擇器的非門
- 儲存器件
- 儲存器件
- RAM和ROM
- 快取記憶體設計
- 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
- 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
- 可程式設計邏輯陣列
- 可程式設計陣列邏輯
- 現場可程式設計門陣列
- 數字電子系列
- 數字電子系列
- CPU架構
- CPU架構
- 數位電子資源
- 數位電子 - 快速指南
- 數位電子 - 資源
- 數位電子 - 討論
現場可程式設計門陣列 (FPGA)
什麼是現場可程式設計門陣列
現場可程式設計門陣列 (FPGA) 是一種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 (PLD),它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可用於在單個晶片上實現完整的數字系統。它包含一系列相同的邏輯單元,這些單元可以程式設計。透過程式設計這些邏輯單元或模組,FPGA 可用於執行各種邏輯功能。此外,我們還可以將它們互連以實現複雜的數字系統。
FPGA 還具有多個輸入/輸出 (I/O) 模組,用於在外部裝置和 FPGA 的內部邏輯電路之間建立介面。它們還包含一個儲存器單元,用於儲存指定邏輯單元操作行為和可程式設計互連的程式。
為了程式設計 FPGA,可以使用各種硬體描述語言 (HDL),例如 Verilog 或 VHDL。這些程式語言用於定義數字系統的預期功能和行為。
FPGA 的一般框圖如下圖所示。

FPGA 的元件
它包含以下主要元件:
- 可配置邏輯塊 (CLB)
- I/O 塊
- 可程式設計互連
可配置邏輯塊由多路選擇器、觸發器和組合邏輯電路陣列組成。I/O 塊提供引腳以將外部裝置與 FPGA 連線。可程式設計互連基本上是一個開關矩陣結構,它提供 FPGA 內部 CLB 和 I/O 塊之間的互連。
當然!FPGA 分為低端、中端和高階類別,這是根據它們的效能、複雜性、門密度和功耗來劃分的。讓我們更深入地探討每個類別:
FPGA 型別
根據應用,FPGA 可分為以下主要型別:
- 低端 FPGA
- 中端 FPGA
- 高階 FPGA
現在讓我們詳細討論這些不同型別的 FPGA。
低端 FPGA
低端 FPGA 主要設計為比中端和高階 FPGA 功耗更低。因此,它們非常適合用於電池供電的裝置和其他對能源效率至關重要的應用。
在低端 FPGA 中,使用的邏輯閘數量較少,因此它們使用較少的資源來實現複雜的邏輯系統。此外,這些 FPGA 具有不太複雜的架構。低端 FPGA 的一些常見應用包括簡單的控制系統、基本的訊號處理系統和低成本的消費電子產品。
中端 FPGA
中端 FPGA 的功耗比低端 FPGA 高,但比高階 FPGA 低。這主要是因為與低端 FPGA 相比,中端 FPGA 包含更多數量的邏輯閘。這反過來又增加了電路的整體複雜性。儘管如此,這些 FPGA 在效能和效率之間取得了平衡。
由於中端 FPGA 提供了更多資源,因此它們允許實現更復雜的數位電路。
這些 FPGA 用於各種應用,例如數字訊號處理、通訊系統、嵌入式系統、工業自動化系統、電信裝置、醫療裝置等。
高階 FPGA
高階 FPGA 的功耗比低端和中端 FPGA 都高。這是因為它們使用更多數量的邏輯閘,並且具有更高的工作頻率。然而,這些 FPGA 在效能和處理效率方面應該非常出色。
由於擁有大量的資源,高階 FPGA 可用於實現高度複雜的邏輯電路和系統。此外,它們還提供最高級別的靈活性和效能。
一些使用高階 FPGA 的常見應用包括高速處理系統、即時資料分析系統、資料中心、高效能計算系統、航空航天和國防系統等。
FPGA 的優勢
與其他型別的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相比,FPGA 提供了許多優勢。以下是 FPGA 的一些主要優勢:
- FPGA 提供了更高的靈活性和可重配置性,因為它們可以程式設計或重新程式設計以實現不同的邏輯功能,以滿足特定應用的要求,而無需更改或重新設計硬體。
- FPGA 允許在更短的時間內開發數字系統。
- FPGA 具有高效能和處理能力。因此,它們可以更有效地執行復雜的演算法和任務。
- FPGA可以定製並最佳化以滿足特定應用的要求。
- FPGA 還支援並行處理和流水線處理。這些技術可以提高整體系統效能和吞吐量。
FPGA 的缺點
FPGA 提供了上面列出的幾個優點,但它們也有一些缺點。這裡重點介紹了 FPGA 的一些主要缺點:
- FPGA 比其他型別的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更昂貴。
- FPGA設計和實現起來比較複雜,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硬體描述語言 (HDL) 和系統設計工具方面的專業知識。
- FPGA 比其他型別的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更容易受到安全威脅的影響。
FPGA 的應用
FPGA 廣泛應用於各個行業的多種應用中。以下是 FPGA 的一些常見應用:
- FPGA 用於數字訊號處理領域,以完成諸如音訊影片訊號處理、語音識別、影像處理等任務。
- FPGA 用於實現複雜的演算法和即時訊號處理功能。
- FPGA 用於各種通訊和網路裝置,例如路由器、交換機、網路處理單元等。
- 在通訊系統中,FPGA 用於實現協議處理演算法、分組處理演算法、加密解密技術、錯誤檢測和糾正機制等。
- FPGA 用於各種電子系統,例如嵌入式系統、工業自動化系統、汽車電子、消費電子裝置等。
- FPGA 用於執行高階處理任務,例如科學計算、資料分析、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任務。
- FPGA 也是各種醫療裝置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例如 MRI(磁共振成像)、CT(計算機斷層掃描)、超聲系統、X 射線機等。
結論
總之,FPGA 是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用於以單個積體電路晶片的形式實現複雜的數字系統。由於其高效能和計算能力,它們被廣泛應用於各個行業的各種應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