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印度史 - 葡萄牙



  • 1498年,葡萄牙的瓦斯科·達伽馬發現了一條從歐洲到印度的全海路新航線。他繞過非洲好望角(南非),到達卡利卡特(如下圖所示)。

Vasco da Gama's route
  • 瓦斯科·達伽馬帶回的貨物,價值是航海成本的60倍。

  • 哥倫布和瓦斯科·達伽馬的海上航線以及其他航海發現,開啟了世界歷史的新篇章。

  • 亞當·斯密後來寫道,美洲的發現和通往印度的好望角航線是“人類歷史上記載的兩件最偉大、最重要的事件”。

  • 新大陸富含貴金屬。它的金銀湧入歐洲,有力地刺激了貿易,並提供了一些資本,這些資本很快使歐洲國家在貿易、工業和科學方面成為最先進的國家。

  • 美洲成為歐洲製造商一個新的、取之不盡的市場。

  • 歐洲國家早期資本積累或富裕的另一個來源是它們在15世紀中期對非洲土地的滲透。

  • 最初,非洲的黃金和象牙吸引了外國人。然而,很快,與非洲的貿易就集中在奴隸貿易上。

  • 在16世紀,這項貿易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壟斷;後來,它被荷蘭、法國和英國商人所主導。

  • 一年又一年(尤其是在1650年之後),成千上萬的非洲人被賣到西印度群島以及北美和南美。

Slave trade
  • 奴隸船將歐洲的製造商品運到非洲,在非洲海岸將其交換為黑人,將這些奴隸運過大西洋,將其交換為種植園或礦山的殖民地產品,最後將這些產品帶回歐洲並出售。

  • 雖然沒有關於被賣為奴隸的非洲人數量的確切記錄,但歷史學家的估計範圍在1500萬到5000萬之間。

  • 奴隸制後來在19世紀被廢除,此前它已不再扮演重要的經濟角色,但在它有利可圖的時候,它卻公開受到辯護和讚揚。

  • 君主、部長、議員、教會高層、輿論領袖以及商人、實業家都支援奴隸貿易。

  • 另一方面,在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喬治三世、埃德蒙·伯克、納爾遜、格萊斯頓、迪斯累利和卡萊爾都是奴隸制的捍衛者和辯護者。

  • 葡萄牙壟斷了近一個世紀的高利潤東方貿易。在印度,葡萄牙在柯欽、果阿、迪烏和達曼建立了貿易據點。

  • 從一開始,葡萄牙就將武力與貿易結合起來,他們得到了其武裝船隻的優越性的幫助,這使得他們能夠控制海洋。

  • 葡萄牙人也意識到,他們可以利用印度諸王公之間的相互競爭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 葡萄牙干預了卡利卡特和柯欽統治者之間的衝突,在馬拉巴爾海岸建立了他們的貿易中心和堡壘。同樣,他們襲擊並摧毀了阿拉伯船隻,殘忍地殺害了數百名阿拉伯商人水手。透過威脅莫臥兒船隻,他們還成功地從莫臥兒皇帝那裡獲得了許多貿易特許權。

Alfanso d’ Albuquerque
  • 阿爾方索·德·阿爾布開克總督的領導下,他於1510年佔領了果阿,葡萄牙確立了從波斯灣霍爾木茲到馬來亞馬六甲和印度尼西亞香料群島的整個亞洲地區的統治地位。

  • 葡萄牙佔領了沿海的印度領土,並不斷髮動戰爭以擴大其貿易和勢力範圍,並保護其貿易壟斷免受歐洲競爭對手的侵害。

  • 正如詹姆斯·米爾(19世紀著名的英國曆史學家)所說:“葡萄牙人以商品為主要職業,但像同時期的英國人和荷蘭人一樣,如果機會合適,他們也不反對掠奪。”

  • 葡萄牙人在宗教事務上不容忍且狂熱。他們縱容強迫皈依,給人們提供基督教或劍的選擇。

  • 葡萄牙人的做法對印度人民(宗教寬容是規則)尤其令人憎惡。他們還沉溺於不人道的殘酷和無法無天。

  • 儘管他們的行為野蠻,但葡萄牙在印度的勢力持續了一個世紀,因為——

    • 他們(葡萄牙人)控制著公海;

    • 他們計程車兵和行政人員保持著嚴格的紀律;而且

    • 他們不必面對莫臥兒帝國的戰鬥,因為南印度不受莫臥兒的影響。

Portuguese Indian Empire
  • 1631年,葡萄牙與莫臥兒勢力在孟加拉發生衝突,並被逐出他們在胡格里的殖民地。

  • 在15世紀和16世紀上半葉,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遠遠超過了英國人和荷蘭人。但在16世紀下半葉,英國和荷蘭,後來是法國,所有這些日益壯大的商業和海軍強國,都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世界貿易壟斷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 英國削弱了葡萄牙在阿拉伯海的控制權,他們在古吉拉特的勢力已變得微不足道。

葡萄牙的衰落

  • 然而,由於以下原因,葡萄牙無力長期維持其貿易壟斷或其在東方的統治——

    • 其人口不到一百萬;

    • 其朝廷專制且腐朽;

    • 其商人的權力和聲望遠不如其地主貴族;

    • 它在航運發展方面落後,並且

    • 它奉行宗教不容忍的政策。

    • 它在1530年成為西班牙的附屬國。

    • 1588年,英國擊敗了被稱為無敵艦隊的西班牙艦隊,永遠粉碎了西班牙的海軍霸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