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代印度史教程
- 現代印度史 - 首頁
- 莫臥兒帝國的衰落
- 巴哈杜爾沙一世
- 賈漢達爾沙
- 法魯克希亞爾
- 穆罕默德沙
- 納迪爾沙的入侵
- 艾哈邁德沙·阿卜達利
- 莫臥兒帝國衰落的原因
- 18世紀的南印度諸邦
- 18世紀的北印度諸邦
- 馬拉地人的勢力
- 18世紀的經濟狀況
- 18世紀的社會狀況
- 婦女的地位
- 藝術與繪畫
- 社會生活
- 歐洲貿易的開始
- 葡萄牙人
- 荷蘭人
- 英國人
- 東印度公司(1600-1744)
- 公司的內部組織
- 英法在南印度的鬥爭
- 英國征服印度
- 邁索爾征服
- 韋爾斯利勳爵(1798-1805)
- 黑斯廷斯勳爵
- 英國權力的鞏固
- 達爾豪西勳爵(1848-1856)
- 英國的行政政策
- 英國的經濟政策
- 交通和通訊
- 土地收入政策
- 行政結構
- 司法組織
- 社會和文化政策
- 社會和文化覺醒
- 1857年起義
- 1857年起義的主要原因
- 1857年起義的擴散
- 1857年起義的中心
- 1857年起義的結果
- 對1857年起義的批評
- 1858年後行政改革
- 省級行政
- 地方機構
- 軍隊改革
- 公務員制度
- 與土邦的關係
- 行政政策
- 極度落後的社會服務
- 印度及其鄰國
- 與尼泊爾的關係
- 與緬甸的關係
- 與阿富汗的關係
- 與西藏的關係
- 與錫金的關係
- 與不丹的關係
- 英國統治的經濟影響
- 民族主義運動(1858-1905)
- 國大黨的前身
- 印度國民大會
- 國大黨與改革
- 宗教與社會改革
- 宗教改革家
- 婦女解放
- 反對種姓制度的鬥爭
- 民族主義運動(1905-1918)
- 孟加拉邦分治
- 印度國民大會(1905-1914)
- 穆斯林與宗教分裂主義的增長
- 自治聯盟
- 爭取自治的鬥爭
- 甘地領導地位的確立
- 賈利安瓦拉巴格慘案
- 哈里發運動與非合作運動
- 第二次非合作運動
- 第二次不服從運動
- 1935年印度政府法案
- 社會主義思想的興起
- 民族主義運動與二戰
- 戰後鬥爭
- 艾德禮的宣言
- 參考文獻與免責宣告
穆斯林聯盟與宗教分裂主義的興起
穆斯林中政治意識的覺醒比較晚。隨著民族主義在印度教徒和帕西人中的下層中產階級中蔓延,它未能以同樣的速度在同一階層的穆斯林中發展。
1857年起義被鎮壓後,英國官員對穆斯林採取了特別報復性的態度,僅在德里就處死了27000名穆斯林。
為了阻止國家統一的民族感情的增長,英國決定更加積極地奉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並按照宗教劃分人民。他們鼓勵印度政治中的宗派和分離主義傾向。
英國透過談論孟加拉人的統治來促進地方主義。他們試圖利用種姓結構,讓非婆羅門反對婆羅門,讓低種姓反對高種姓。
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一直和平共處的北方邦和比哈爾邦,英國積極鼓勵用印地語取代烏爾都語作為法庭語言的運動。
賽義德·艾哈邁德·汗在19世紀80年代放棄了他早期的觀點,宣佈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政治利益不是相同的,而是不同的,甚至是對立的,從而為穆斯林宗派主義奠定了基礎。
賽義德·艾哈邁德·汗宣揚對英國統治的完全服從。當印度國民大會於1885年成立時,他決定反對它,並試圖與瓦拉納西的拉賈·希瓦·普拉薩德一起組織一項效忠英國統治的運動。
賽義德·艾哈邁德·汗敦促穆斯林不要聽從巴德魯丁·泰亞布吉加入國民大會的呼籲。
賽義德·艾哈邁德·汗等人提出了在政府服務方面對穆斯林進行特殊待遇的要求。
孟買是穆斯林較早從事商業和教育的唯一一個省;而民族主義國大黨在其隊伍中包括了巴德魯丁·泰亞布吉、R.M.薩亞尼、A.布希姆吉和年輕的律師穆罕默德·阿里·真納等傑出的穆斯林。
達達拜在1886年國大黨的總統講話中明確保證,國大黨只會處理國家問題,不會處理宗教和社會問題。
1889年,國大黨採納了一項原則,即不接受任何被參加國大黨的大多數穆斯林代表認為對穆斯林有害的提案。
許多印度教徒開始談論印度教民族主義,許多穆斯林談論穆斯林民族主義。
政治上不成熟的人們未能認識到,他們面臨的經濟、教育和文化困難是共同遭受外國統治和經濟落後的結果,並且只有透過共同努力,他們才能解放他們的國家,在經濟上發展它,從而解決潛在的共同問題,例如失業和貧困。
1906年,在阿迦汗、達卡納瓦布和莫辛·烏爾·穆爾克納瓦布的領導下,成立了**全印度穆斯林聯盟**。

穆斯林聯盟支援孟加拉邦分治,並要求在政府服務中為穆斯林提供特殊保障。
為了提高其效用,英國還鼓勵穆斯林聯盟接近穆斯林群眾並承擔其領導責任。
特別是受過教育的穆斯林青年被激進的民族主義思想所吸引。
以毛拉納·穆罕默德·阿里、哈基姆·阿吉邁勒·汗、漢·伊瑪目、毛拉納·扎法爾·阿里·汗和馬扎爾-烏特-哈克為首的激進的民族主義**阿赫拉爾運動**在此時成立。這些年輕人不喜歡阿利格爾學派和那些大納瓦布和地主們的忠君政治。他們受到現代自治思想的推動,主張積極參與激進的民族主義運動。
毛拉納·阿布林·卡拉姆·阿扎德、毛拉納·穆罕默德·阿里和其他年輕人宣揚勇氣和無畏的資訊,並說伊斯蘭教與民族主義之間沒有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