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印度歷史 - 邁索爾征服



  • 對英國人來說,海德爾·阿里是南印度最大的難題之一;如果沒有擊敗海德爾·阿里,英國就不可能控制南部各邦。

海德爾·阿里

  • 1766年,英國與海德拉巴的尼扎姆結盟,以保護尼扎姆免受邁索爾的(海德爾·阿里)的侵犯,作為回報,尼扎姆割讓了北薩加爾地區。

Haidar Ali
  • 海德爾·阿里的實力遠超公司的軍隊。在擊退英國的進攻後,他於1769年威脅馬德拉斯,迫使馬德拉斯議會按照他的條件簽訂和平條約。雙方恢復了各自的征服地區,並承諾在遭到第三方攻擊時互相幫助。

  • 1771年,海德爾·阿里遭到馬拉地人的攻擊,英國違背諾言,沒有提供幫助。這導致海德爾·阿里對他失去信任和好感。

  • 1775年,英國與馬拉地人發生衝突,持續到1782年。

  • 在英馬拉地戰爭中,所有馬拉地首領都團結在佩什瓦及其首席大臣納納·法德納維斯周圍。

  • 南印度諸邦長期以來一直對英國人出現在他們中間感到不滿,海德爾·阿里和尼扎姆選擇這一刻向英國東印度公司宣戰。

  • 然而,當時領導印度英國人的是他們才華橫溢、精力充沛且經驗豐富的總督沃倫·黑斯廷斯。

  • 他果斷行動,挽回了英國日漸衰落的權力和聲望。

  • 英國在馬拉地人那裡發現了一個意志堅定的敵人,他們擁有巨大的資源。馬哈吉·辛迪亞展示了他的實力,英國人對此感到恐懼,不敢與之對抗。

  • 英馬拉地戰爭終於結束。在馬哈吉的調停下,雙方於1782年透過《薩爾拜條約》締結和平,維持現狀。

  • 這場戰爭,歷史上被稱為第一次英馬拉地戰爭,雙方都沒有取得勝利。但它確實使英國與當時最強大的印度勢力馬拉地人之間獲得了20年的和平。

  • 英國利用這20年的時間鞏固了他們在孟加拉省的統治,而馬拉地首領則將精力浪費在激烈的內訌中。

  • 《薩爾拜條約》使英國能夠對邁索爾施壓,因為馬拉地人承諾幫助他們從海德爾·阿里手中奪回領土。

  • 1781年7月,艾爾·庫特率領的英國軍隊在波特諾沃擊敗了海德爾·阿里,保衛了馬德拉斯。

蒂普·蘇丹

  • 1782年12月海德爾·阿里去世後,戰爭由他的兒子蒂普·蘇丹繼續進行。由於雙方都沒有能力壓倒對方,因此他們在1784年3月簽署了和平條約,雙方恢復了所有徵服地區。

Tipu sultan
  • 1784年的和平並沒有消除蒂普與英國之間鬥爭的根源,它只是推遲了鬥爭。

  • 東印度公司的當局對蒂普懷有強烈的敵意。他們認為蒂普是他們在南方的最強大對手,是他們完全控制南印度的主要障礙。

  • 蒂普本人也十分厭惡英國人,認為他們是其獨立的主要威脅,並懷有將他們逐出印度的野心。

  • 儘管蒂普表現出非凡的勇氣,但當時的總督康沃利斯勳爵透過精明的外交手段成功地孤立了他,贏得了馬拉地人、尼扎姆以及特拉凡科爾和庫格統治者的支援。

  • 這場戰爭再次表明,印度諸邦目光短淺,為了暫時的利益,會幫助外國人對抗另一個印度勢力。

  • 根據《塞林格巴坦條約》(1792),蒂普將一半領土割讓給盟軍,並支付了330拉克盧比的賠償金。

  • 第三次英邁索爾戰爭摧毀了蒂普在南方的統治地位,並在那裡確立了英國的霸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