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起義的傳播



  • 起義始於梅魯特,距德里36英里,於1857年5月10日爆發,隨後迅速蔓延到整個北印度。它很快波及從北部的旁遮普到南部的納爾馬達,從東部的比哈爾到西部的拉賈斯坦邦的廣大地區。

The Sepoy revolt at Meerut
  • 甚至在梅魯特爆發之前,曼格爾·潘迪已經在巴拉克普爾成為烈士。

Mangal Pande
  • 曼格爾·潘迪,一位年輕計程車兵,於1857年3月29日因單槍匹馬反抗並襲擊其上級軍官而被處以絞刑。這以及許多類似事件預示著士兵中醞釀著不滿和叛亂,隨後梅魯特爆發了起義。

  • 1857年4月24日,第三土著騎兵隊的90名士兵拒絕接受塗油的子彈。1857年5月9日,其中85人被解僱,判處10年監禁,並被戴上鐐銬。這引發了駐紮在梅魯特的印度士兵的普遍譁變。

  • 第二天,即5月10日,土兵釋放了被監禁的戰友,殺害了他們的軍官,並打出了起義的旗幟。彷彿被磁鐵吸引一般,他們在日落後出發前往德里。

  • 第二天早上,當梅魯特計程車兵出現在德里時,當地的步兵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殺害了自己的歐洲軍官,並佔領了這座城市。

  • 叛亂計程車兵宣佈年邁且無權的巴哈杜爾沙為印度皇帝。

  • 德里很快成為大起義的中心,而巴哈杜爾沙則成為其偉大的象徵。

  • 巴哈杜爾沙在土兵的煽動和或許是壓力下,很快給印度的所有酋長和統治者寫信,敦促他們組織一個印度邦國的聯盟,以對抗並取代英國政權。

  • 整個孟加拉軍隊很快起義,起義迅速蔓延。阿瓦德、羅希爾汗德、邦德爾坎德、中印度、比哈爾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東旁遮普都擺脫了英國的統治。

  • 在許多土邦,統治者仍然效忠於他們的英國宗主,但士兵們卻起義了,或處於起義的邊緣。

  • 超過2萬名瓜廖爾軍隊投奔了坦蒂亞·託佩和詹西王后。

  • 拉賈斯坦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的許多小酋長在人民的支援下起義,而人民對英國人懷有相當的敵意。海德拉巴和孟加拉也發生了地方叛亂。

  • 起義的巨大規模和廣度與其深度相匹配。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各地,土兵的譁變之後,平民也發生了民眾起義。

  • 土兵摧毀了英國的權威之後,普通民眾拿起武器,經常使用長矛和斧頭、弓箭、拉提和鐮刀以及簡陋的火槍。

  • 正是農民和工匠的廣泛參與賦予了起義真正的力量,也賦予了它民眾起義的特徵,尤其是在現在屬於北方邦和比哈爾邦的地區。

  • 當英國試圖鎮壓1857年起義時,其民眾性質也變得顯而易見。他們不得不不僅對叛亂的土兵,而且對阿瓦德、西北省和阿格拉、中印度以及比哈爾西部的民眾進行猛烈而殘酷的戰爭,焚燒整個村莊,屠殺村民和城市居民。

  • 土兵和人民一直頑強而英勇地戰鬥到最後。他們被擊敗了,但他們的精神依然未被摧毀。

  • 1857年起義的許多力量都來自於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團結。在士兵和人民中,以及在領導人中,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都進行了完全的合作。

  • 事實上,1857年的事件清楚地表明,在中世紀和1858年之前,印度的人民和政治並非基本上是宗派性的。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