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印度歷史教程
- 古代印度歷史 - 首頁
- 印度歷史研究
- 古代印度歷史的寫作
- 帝國主義史學
- 民族主義史學方法
- 馬克思主義歷史學派
- 古代印度歷史的來源
- 考古資料
- 地理背景
- 古代文獻中的地理
- 石器時代文化
- 中石器時代文化
- 新石器時代
- 印度的銅石並用時代
- 印度的銅石並用文化
- 哈拉帕文明
- 哈拉帕城市規劃
- 哈拉帕手工藝與工業
- 哈拉帕文化
- 哈拉帕宗教
- 哈拉帕年代學
- 吠陀文明
- 吠陀社會
- 吠陀政治
- 吠陀宗教與哲學
- 雅利安入侵
- 後期吠陀時代
- 吠陀時代後的社會制度
- 印度哲學的成就
- 耆那教的演變
- 佛教的演變
- 亞歷山大在印度的戰役
- 孔雀王朝
- 卡林迦戰爭及其影響
- 孔雀王朝時期的社會與經濟
- 孔雀王朝的統治
- 南印度早期歷史
- 小王朝時代
- 薩塔瓦哈納時期的文學
- 薩塔瓦哈納時期的社會
- 薩塔瓦哈納時期的經濟
- 薩塔瓦哈納時期的科技
- 曹拉王朝
- 潘底亞王朝
- 切拉王朝
- 外國入侵者時期
- 笈多時期
- 笈多的衰落
- 笈多時期的統治
- 笈多時期的文學
- 笈多時期的經濟
- 笈多時期的科學與技術
- 笈多時期後的印度
- 戒日王時期
- 戒日王時期南印度
- 西幹達王朝
- 卡馬魯帕的歷史
- 戒日王之後的印度
- 古爾賈拉-帕拉馬拉王朝
- 孟加拉的帕拉王朝
- 德干的拉什特拉庫塔王朝
- 戒日王時期後的文學
- 戒日王時期後的社會
- 戒日王時期後的經濟
- 戒日王時期後的宗教
- 參考文獻與免責宣告
古代印度歷史 - 石器時代文化
根據科學研究,地質學家將地球的年齡確定為46億年。
在非洲發現的最早人類化石大約有420萬年曆史。
最早的人類身材矮小,大腦也較小。
大約420萬年前,人類進化,到大約5萬年前才達到現在的形態。
在非洲、中國、爪哇、蘇門答臘和南歐發現的化石描繪了人類發展各個階段和時期。
在印度,唯一發現的原始人類化石來自納爾默達河谷的“哈特瑙拉”。
最早的舊石器時代工具
人類發展階段始於人們開始使用工具來幫助自己的時候。這是為科學和機器的使用奠定基礎的時期。
大約260萬年前,人類開始在東非定期使用工具。
在印度尼西亞,最近發現的一些原始人類化石的年代在180萬到160萬年前之間。
在中國,早期的石器與大約170萬到19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有關。
在印度,沒有發現與石器時代工具相關的任何人類化石。
喜馬拉雅山脈的各個地層包含石器,其年代在200萬到120萬年前之間。
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地區的博裡考古遺址約有138萬年的歷史。它提供了印度早期石器工具的科學記錄。
印度的早期人類定居點與亞洲國家同時期,但晚於非洲地區。
舊石器時代文化
根據工具技術,印度的舊石器時代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早舊石器時代手斧和砍砸器工業;
中舊石器時代用石片製作的工具;以及
晚舊石器時代用石片和石葉製作的工具。

早舊石器時代文化
早舊石器時代文化的時期介於公元前60萬年到公元前6萬年之間。
這個時代的的主要工具型別包括手斧和砍砸器,以及砍砸器。這些工具是用核心和石片製成的。
製造石器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各種各樣的石頭,包括石英岩、燧石,有時甚至還有石英和玄武岩等。
以下是早舊石器時代文化的主要遺址型別:
居住地(在岩石掩蔽處或露天);
與原材料來源相關的工廠遺址;
兼具這兩種功能的遺址;以及
露天遺址(上述任何類別)。
早舊石器時代工具在整個印度次大陸都有大量發現,除了印度河、薩拉斯瓦蒂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和恆河平原,因為這些地區沒有石頭的原材料。
以下是早舊石器時代文化的重要遺址:
克什米爾的帕哈爾加姆,
阿拉哈巴德地區的貝蘭河谷(北方邦),
霍尚加巴德地區的比姆貝特卡和亞當加爾(中央邦),
納高爾地區的16R和辛吉塔拉夫(拉賈斯坦邦),
艾哈邁德納加爾地區的內瓦薩(馬哈拉施特拉邦),
古爾布林加地區的洪斯吉(卡納塔克邦),以及
阿蒂拉姆帕卡姆(泰米爾納德邦)。
還發現了一些其他遺址,包括:
克什米爾、喜馬偕爾邦和旁遮普邦的喜馬拉雅山脈;
北方邦的貝蘭河谷;
拉賈斯坦邦的貝拉奇盆地和山區;以及
中央邦的納爾默達河谷和索恩河谷;
卡納塔克邦的馬爾普拉巴河谷和加特普拉巴河谷;
恰蒂斯加爾邦高原和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幾個地區;
泰米爾納德邦欽奈附近的一些地區;以及
奧里薩邦、西孟加拉邦和中央邦的一些地區。
中舊石器時代文化
公元前15萬年到公元前4萬年這段時期被標記為中舊石器時代文化。
中舊石器時代的工具特徵為:
石片工具,這些工具是用從卵石或礫石上敲下來的石片製成的。
這些工具型別包括小型和中型手斧、砍砸器以及各種刮削器、鑽孔器和刀具。
中舊石器時代的工具在印度中部、德干高原、拉賈斯坦邦、馬哈拉施特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卡納塔克邦和奧里薩邦都有發現。
中舊石器時代最重要的遺址包括:
比姆貝特卡
內瓦薩
普什卡
信德上游的羅希裡山脈
納爾默達河上的薩姆納普爾
晚舊石器時代文化
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這段時期被標記為晚舊石器時代文化。
晚舊石器時代文化的工具以從精心準備的核心上生產平行側石葉的方法以及複合工具的發展等基本技術創新為特徵。
舊石器時代的主要工具型別包括:
刮削器
尖狀器
錐子
雕刻器
鑽孔器
刀具等。
在晚舊石器時代,複合工具的概念得到了發展。
晚舊石器時代最值得注意的發現是碎石製成的平臺和母神,母神被作為女性原則或鄉村中的“薩克提”而受到崇拜。
這個具有獨特石頭的碎石平臺是由一群最後的晚舊石器時代狩獵採集者建造的。在平臺的中心,一塊天然石頭位於凱穆爾懸崖的頂部。
晚舊石器時代的工具在以下地區被發現:
拉賈斯坦邦,
印度中部和西部,
恆河和貝蘭河谷的部分地區,
古吉拉特邦,
安得拉邦,以及
卡納塔克邦。
在北方邦、拉賈斯坦邦、中央邦、安得拉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各個遺址,晚舊石器時代持續了大約從公元前45000年到公元前10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