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史 - 中石器時代文化



  • 印度公元前12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期間被稱為晚期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或微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文化的工具

  • 中石器時代文化的工具特徵為:

    • 從經過精心準備的燧石、玉髓、水晶、碧玉、紅玉髓、瑪瑙等優質材料的核心提取的平行刃;

    • 工具尺寸(大小)減小;

    • 工具裝在木頭和骨頭上;

    • 用作複合工具的工具的尺寸和形狀;以及

    • 開發了一些新的工具型別,例如月牙形、梯形、三角形、箭頭等。

Mesolithic Tools
  • 考古地層反映了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微石器時代的連續性,並證明了微石器工業植根於舊石器時代晚期之前的階段。

  • 中石器時代文化的C-14測年結果表明,這一工業始於約公元前12000年,並延續到公元前2000年。

中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 中石器時代的各個遺址位於:

    • 古吉拉特的蘭格納傑(Langhnaj),

    • 拉賈斯坦邦的巴戈爾(Bagor),

    • 北方邦的薩賴·納哈爾·賴(Sarai Nahar Rai)、喬帕尼·曼多(Chopani Mando)、馬哈達(Mahdaha)和達姆達馬(Damdama),

    • 中央邦的賓姆貝特卡(Bhimbetka)和亞當加爾(Adamgarh),

    • 奧里薩邦,

    • 喀拉拉邦,以及

    • 安得拉邦

  • 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和北方邦遺址的居民群體基本上是狩獵者、採集者和漁民。然而,這些遺址也有一些農業活動的證據。

  • 拉賈斯坦邦的巴戈爾(Bagor)和古吉拉特邦的蘭格納傑(Langhnaj)遺址表明,這些中石器時代的社群與哈拉帕和其他銅石並用文化的人民保持聯絡,並彼此交易各種物品。

  • 大約在公元前6000年,中石器時代的人們可能部分地採用了定居的生活方式,並開始馴養包括綿羊和山羊在內的動物。

史前巖畫

  • 印度的巖棚主要被舊石器時代晚期和中石器時代的人們佔據。

  • 巖畫描繪了各種與動物相關的主題和場景,包括人和動物。除了動物和鳥類外,魚類也已被描繪在巖畫中。

  • 重要的巖畫遺址如下:

    • 北方邦的穆爾哈納帕哈爾(Murhana Pahar)

    • 中央邦的賓姆貝特卡(Bhimbetka)、亞當加爾(Adamgarh)、拉克哈朱爾(Lakha Juar)

    • 卡納塔克邦的庫帕加盧(Kupagallu)。

Bhimbetka Cave Painting
  • 巖畫描繪了人類參與各種活動,例如跳舞、奔跑和狩獵、玩遊戲以及參與戰鬥。這些巖畫中使用的顏色是深紅色、綠色、白色和黃色。

  • 亞當加爾(Adamgarh)巖棚的犀牛狩獵場景表明,大量的人們一起參與大型動物的狩獵。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