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印度歷史教程
- 古代印度歷史 - 首頁
- 印度歷史研究
- 古代印度歷史的著述
- 帝國主義史學
- 民族主義史學方法
- 馬克思主義歷史學派
- 古代印度歷史的來源
- 考古資料
- 地理背景
- 古代文獻中的地理
- 石器時代文化
- 中石器時代文化
- 新石器時代
- 印度的銅石並用時代
- 印度的銅石並用文化
- 哈拉帕文明
- 哈拉帕城市規劃
- 哈拉帕手工藝與工業
- 哈拉帕文化
- 哈拉帕宗教
- 哈拉帕年代學
- 吠陀文明
- 吠陀社會
- 吠陀政治
- 吠陀宗教與哲學
- 雅利安入侵
- 後吠陀時代
- 吠陀時代後的社會制度
- 印度哲學的成就
- 耆那教的演變
- 佛教的演變
- 亞歷山大在印度的戰役
- 孔雀王朝
- 卡林迦戰爭及其影響
- 孔雀王朝時期的社會與經濟
- 孔雀王朝的統治
- 南印度早期歷史
- 小王朝時代
- 沙塔瓦哈納時期的文學
- 沙塔瓦哈納時期的社會
- 沙塔瓦哈納時期的經濟
- 沙塔瓦哈納時期的技術
- 曹拉王朝
- 潘底亞王朝
- 切拉王朝
- 外來入侵者時期
- 笈多時期
- 笈多的衰落
- 笈多時期的統治
- 笈多時期的文學
- 笈多時期的經濟
- 笈多時期的科學與技術
- 笈多時期後的印度
- 哈沙時期
- 哈沙時期南印度
- 卡達姆巴王朝
- 卡馬魯帕的歷史
- 哈沙之後的印度
- 古爾賈拉-帕蒂哈拉王朝
- 孟加拉的帕拉王朝
- 德干的拉什特拉庫塔王朝
- 哈沙時期後的文學
- 哈沙時期後的社會
- 哈沙時期後的經濟
- 哈沙時期後的宗教
- 參考文獻與免責宣告
哈沙時期後的宗教
在先前時期所特有的宗教基本特徵在這個時期裡繼續存在。
佛教和耆那教在神論傾向方面與溼婆教和毗溼奴教發展出了一些相似之處。
在這個時期,佛教見證了純粹的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墮落。
佛陀的教誨,先前是遠離儀式的,逐漸讓位於一種新的倫理和虔誠的態度,在這種態度中,佛陀開始被崇拜為神。
這種崇拜變得更加複雜,伴隨著儀式和典禮的虔誠歌曲。
金剛乘佛教(金剛乘)顯示了密宗思想對佛教的影響。
康奇是南印度佛教的偉大中心。
曹拉國王也向佛教徒捐贈。
在這個時期,佛教開始衰落,因為:
它沒有得到皇室的贊助;
對寺院的襲擊和僧侶的殺害導致佛教徒從印度東部遷移;以及
伊斯蘭教的到來
耆那教在印度北部和西部的貿易階級中獲得了普及。
它在南印度獲得了廣泛的皇室贊助。
它受到德干地區的恆河王朝、西卡拉王朝和拉什特拉庫塔王朝的尊敬。
耆那教關於四大布施(學習、食物、藥物和住所)的教義幫助耆那教在民眾中流行起來。
印度教以溼婆教和毗溼奴教的形式流行起來。
在毗溼奴教中,毗溼奴的化身變得更加流行。最受歡迎的化身是克里希納。
克里希納和拉達被崇拜,他們的愛情被解釋為人類靈魂對宇宙靈魂的依戀。
南方的阿爾瓦爾代表了泰米爾毗溼奴教的情感方面。
阿恰里亞代表了毗溼奴教的智力和哲學方面。
溼婆教在社會中佔據主導地位。其主要原則保持不變,儘管存在區域性差異和由此產生的教義差異。
巴克提運動在公元9世紀和10世紀變得流行。
由納亞納爾(溼婆聖人)和阿爾瓦爾(毗溼奴聖人)領導的巴克提運動遍佈全國。
林蓋亞特或維拉西瓦是另一個在此期間在南印度傳播的流行運動。
密宗
密宗起源於6世紀,但從8世紀開始流行。它在印度東北部和西藏非常流行。它的一些儀式來自西藏的習俗。
密宗對所有種姓以及女性開放。它宣稱密宗是對吠陀崇拜的簡化。
密宗實踐以祈禱、神秘公式、魔法圖和符號以及特定神靈的崇拜為中心。
母性形象受到極大的崇拜,因為生命是在母親的子宮中創造的。這樣,它就與薩克提崇拜相關聯。
在密宗中,古魯佔據著最高地位。
哈沙時期後的哲學
商羯羅是這一時期最偉大的知識分子和哲學家。他也被稱為阿底·商羯羅。

商羯羅出生在喀拉拉邦一個夜柔吠陀婆羅門的家庭,大約在公元788年。他父親溼婆古魯在他三歲時去世。
在8歲的時候,商羯羅選擇了苦行僧的生活。他在迦屍學習,並在32歲時去世。
商羯羅的哲學被稱為‘阿德維塔’,意思是“非二元”。他認為絕對的現實被稱為梵天是非二元的。
商羯羅維護吠陀是真知來源,並撰寫了許多著作,例如:
梵書經注,
奧義書註釋,以及
薄伽梵歌註釋
商羯羅組織了溼婆教阿德維塔學派的十個分支,被稱為達沙奈米。
商羯羅在全國的四個角落建立了四個寺院,以促進更好的互動,即:
北部的巴德里納特;
西部的德瓦拉蒂(德瓦拉卡)的沙拉達皮塔;
東部的布里哈迪什瓦拉神廟;以及
南部的什林吉納塔
每個寺院都有主神,稱為“戈特拉”。
羅摩奴闍,一位泰米爾婆羅門,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和知識分子。他出生在蒂魯帕蒂,大約在公元1017年。

羅摩奴闍不同意商羯羅關於知識是拯救的主要手段的觀點。他將巴克提融合到吠陀的習俗中。
羅摩奴闍試圖在巴克提和吠陀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