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組織資源
- 資源基礎理論
- 智慧財產權
- 價值鏈
- 其他績效指標
- 公司資產:SWOT分析
- 國際營銷戰略
- 優缺點
- 成功與失敗的驅動因素
- 國際戰略 - 型別
- 國際市場 - 競爭
-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 增長與性質
- 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戰略
- 人力資源管理對績效的影響
- 戰略管理資源
- 戰略管理 - 快速指南
- 戰略管理 - 資源
- 戰略管理 - 討論
戰略管理 - 績效問題
組織績效是一個多維的概念。對於企業來說,組織績效意味著組織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其願景、使命和目標。組織績效評估是戰略管理的核心。管理者必須瞭解組織的績效,才能瞭解是否需要進行任何戰略調整。
評估需要考慮兩個重要方面:
- 績效指標和
- 績效參照系
績效指標是一種可以用來衡量組織的指標。利潤、股票價格和銷售業績是瞭解組織在市場競爭中表現如何以及預測未來結果的常見因素。
績效參照系也很重要。它是一個基準或標準,用於衡量組織在績效指標上的位置。
平衡計分卡
哈佛大學的羅伯特·卡普蘭教授和大衛·諾頓教授開發了一種名為“平衡計分卡”的工具。平衡計分卡跟蹤少量關鍵指標,這些指標共同指向四個維度:
- 財務指標
- 客戶指標
- 內部業務流程指標
- 學習與成長指標
財務指標
財務績效指標與組織效率和利潤相關。例如,資產收益率、權益收益率和投資回報率等財務比率。一些其他非常常見的財務指標是利潤和股票價格。這些指標有助於我們評估和回答關鍵問題“股東如何看待我們?”財務指標是企業生存的核心,長期以來一直是高階管理人員和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客戶指標
客戶績效指標包括客戶吸引、滿意度和留存。這些指標回答了關鍵問題“客戶如何看待我們?”例如,新增客戶數量和客戶重複購買率。
內部業務流程指標
內部業務流程績效指標與組織效率相關。它們有助於回答關鍵問題“我們必須在哪些方面做到卓越?”例如,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的時間。組織開發新產品並將其推向市場所需的時間也是此指標的一個例子。
學習與成長指標
學習與成長績效指標與未來相關。這些指標提供了洞察力來回答問題:“我們能否持續改進和創造價值?”學習與成長指標通常側重於創新的方面。此指標的一個例子是員工每年學習的新技能數量。
三重底線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說過:“做好事是做好事的成果。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全部意義所在。”平衡計分卡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框架,幫助高管了解組織的績效;其他框架則側重於包括社會責任在內的領域。
其中一個框架,三重底線,強調三個P,即人員(確保行動在社會上負責任)、地球(確保其促進環境可持續性)和傳統的組織利潤。
星巴克對地球負有責任,它透過制定環境使命宣言來實現這一目標。其使命宣言指出 - 星巴克致力於在業務的各個方面發揮環境領導作用。為了實現“人員”底線,星巴克從在良好條件下工作並獲得良好報酬的農民那裡購買咖啡豆。儘管如此,該公司也希望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