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組織資源
- 資源基礎理論
- 智慧財產權
- 價值鏈
- 其他績效指標
- 公司資產:SWOT分析
- 國際營銷戰略
- 優缺點
- 成功與失敗的驅動因素
- 國際戰略 - 型別
- 國際市場 - 競爭
-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 增長與性質
- 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戰略
- 人力資源管理對績效的影響
- 戰略管理資源
- 戰略管理 - 快速指南
- 戰略管理 - 資源
- 戰略管理 - 討論
創業導向
在商業和學術界,企業所具有的創業程度通常被稱為其“創業導向”(EO)。EO概念為關注創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不僅關注創業本身,還擴充套件到管理、營銷以及醫療保健等領域。
EO 透過以下主要因素進行衡量。
風險承擔 - 風險承擔是與創業相關的關鍵特徵。它是個人選擇自主創業而不是受僱於他人所承擔的風險。它是一種在構建戰略時走前沿、開闢新路的傾向。
主動性 - 主動性體現了創業行為的本質,即評估未來的機會,包括產品或技術方面,以及與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相一致的機會。
創新性 - 創新性是指向市場推出不同型別產品或服務。企業家憑藉其進入市場的行為本身就具有創新性。在EO的概念中,創新性主要強調技術領導力對公司的重要性,以及公司產品線的某些變化。
競爭性侵略性 - 競爭性侵略性是指公司與競爭對手互動的方式。它區分了那些迴避直接競爭的公司與那些積極爭奪競爭對手目標市場的公司。
自主性 - 自主性是指個人或團隊在提出想法或願景並將其貫徹到完成的過程中,能夠獨立行動,不受過度嚴格的組織瓶頸的消極影響或支配。
關於EO有效性的見解
米勒對EO進行實證研究的目的是“展示配置方法在組織研究中的優點”,並引用了創業在不同行業具有不同驅動因素和不同實際表現形式的例子。
研究表明,一系列廣泛的因素會影響EO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係。它們包括公司內部因素,例如公司內部的技術和市場知識,以及外部因素,例如行業動態。
不同的研究發現,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其他外部因素之間存在差異。從政策制定和戰略的角度來看,EO既可以創造也可以破壞企業圍繞其產品或服務構建成功市場的核心意圖。
米勒提出的最初問題——創業在不同的企業中是如何不同的?以及由此產生的邏輯延伸——可能為創業和EO的概念提供了線索。
如果研究能夠確定強大的EO對公司有利,那麼政策制定者和專案制定者就可以將干預措施針對那些將從更強的EO意識中獲益最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