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控制系統教程
- 控制系統 - 首頁
- 控制系統 - 簡介
- 控制系統 - 反饋
- 數學模型
- 機械系統的建模
- 機械系統的電氣模擬
- 控制系統 - 方框圖
- 方框圖代數
- 方框圖化簡
- 訊號流圖
- 梅森增益公式
- 時間響應分析
- 一階系統的響應
- 二階系統的響應
- 時域指標
- 穩態誤差
- 控制系統 - 穩定性
- 控制系統 - 穩定性分析
- 控制系統 - 根軌跡
- 根軌跡的繪製
- 頻率響應分析
- 控制系統 - 伯德圖
- 伯德圖的繪製
- 控制系統 - 極座標圖
- 控制系統 - 奈奎斯特圖
- 控制系統 - 補償器
- 控制系統 - 控制器
- 控制系統 - 狀態空間模型
- 狀態空間分析
- 控制系統有用資源
- 控制系統 - 快速指南
- 控制系統 - 有用資源
- 控制系統 - 討論
控制系統 - 狀態空間分析
在上一章中,我們學習瞭如何從微分方程和傳遞函式獲得狀態空間模型。在本章中,讓我們討論如何從狀態空間模型獲得傳遞函式。
從狀態空間模型獲取傳遞函式
我們知道線性時不變 (LTI) 系統的狀態空間模型為 -
$$\dot{X}=AX+BU$$
$$Y=CX+DU$$
在狀態方程的兩邊應用拉普拉斯變換。
$$sX(s)=AX(s)+BU(s)$$
$$\Rightarrow (sI-A)X(s)=BU(s)$$
$$\Rightarrow X(s)=(sI-A)^{-1}BU(s)$$
在輸出方程的兩邊應用拉普拉斯變換。
$$Y(s)=CX(s)+DU(s)$$
將 X(s) 的值代入上述方程。
$$\Rightarrow Y(s)=C(sI-A)^{-1}BU(s)+DU(s)$$
$$\Rightarrow Y(s)=[C(sI-A)^{-1}B+D]U(s)$$
$$\Rightarrow \frac{Y(s)}{U(s)}=C(sI-A)^{-1}B+D$$
上述方程表示系統的傳遞函式。因此,我們可以使用此公式計算以狀態空間模型表示的系統的傳遞函式。
注意 − 當 $D = [0]$ 時,傳遞函式為
$$\frac{Y(s)}{U(s)}=C(sI-A)^{-1}B$$
示例
讓我們計算以狀態空間模型表示的系統的傳遞函式,如下所示:
$$\dot{X}=\begin{bmatrix}\dot{x}_1 \\\dot{x}_2 \end{bmatrix}=\begin{bmatrix}-1 & -1 \\1 & 0 \end{bmatrix}\begin{bmatrix}x_1 \\x_2 \end{bmatrix}+\begin{bmatrix}1 \\0 \end{bmatrix}[u]$$
$$Y=\begin{bmatrix}0 & 1 \end{bmatrix}\begin{bmatrix}x_1 \\x_2 \end{bmatrix}$$
這裡,
$$A=\begin{bmatrix}-1 & -1 \\1 & 0 \end{bmatrix}, \quad B=\begin{bmatrix}1 \\0 \end{bmatrix}, \quad C=\begin{bmatrix}0 & 1 \end{bmatrix} \quad 和 \quad D=[0]$$
當 $D = [0]$ 時的傳遞函式公式為 -
$$\frac{Y(s)}{U(s)}=C(sI-A)^{-1}B$$
將 A、B 和 C 矩陣代入上述方程。
$$\frac{Y(s)}{U(s)}=\begin{bmatrix}0 & 1 \end{bmatrix}\begin{bmatrix}s+1 & 1 \\-1 & s \end{bmatrix}^{-1}\begin{bmatrix}1 \\0 \end{bmatrix}$$
$$\Rightarrow \frac{Y(s)}{U(s)}=\begin{bmatrix}0 & 1 \end{bmatrix} \frac{\begin{bmatrix}s & -1 \\1 & s+1 \end{bmatrix}}{(s+1)s-1(-1)}\begin{bmatrix}1 \\0 \end{bmatrix}$$
$$\Rightarrow \frac{Y(s)}{U(s)}=\frac{\begin{bmatrix}0 & 1 \end{bmatrix}\begin{bmatrix}s \\1 \end{bmatrix}}{s^2+s+1}=\frac{1}{s^2+s+1}$$
因此,給定狀態空間模型的系統的傳遞函式為
$$\frac{Y(s)}{U(s)}=\frac{1}{s^2+s+1}$$
狀態轉移矩陣及其性質
如果系統具有初始條件,則它會產生輸出。由於即使在沒有輸入的情況下也存在此輸出,因此稱為零輸入響應 $x_{ZIR}(t)$。在數學上,我們可以將其寫成:
$$x_{ZIR}(t)=e^{At}X(0)=L^{-1}\left \{ \left [ sI-A \right ]^{-1}X(0) \right \}$$
從上述關係,我們可以將狀態轉移矩陣 $\phi(t)$ 寫成
$$\phi(t)=e^{At}=L^{-1}[sI-A]^{-1}$$
因此,可以透過將狀態轉移矩陣 $\phi(t)$ 與初始條件矩陣相乘來獲得零輸入響應。
以下是狀態轉移矩陣的性質。
如果 $t = 0$,則狀態轉移矩陣將等於單位矩陣。
$$\phi(0) = I$$
狀態轉移矩陣的逆矩陣將與狀態轉移矩陣相同,只是將“t”替換為“-t”。
$$\phi^{-1}(t) = \phi(−t)$$
如果 $t = t_1 + t_2$,則相應的狀態轉移矩陣等於 $t = t_1$ 和 $t = t_2$ 時的兩個狀態轉移矩陣的乘積。
$$\phi(t_1 + t_2) = \phi(t_1) \phi(t_2)$$
能控性和能觀性
現在讓我們逐一討論控制系統的能控性和能觀性。
能控性
如果控制系統的初始狀態可以透過有限時間內的控制輸入轉移(改變)到某些其他期望狀態,則稱該控制系統是能控的。
我們可以使用卡爾曼檢驗來檢查控制系統的能控性。
以以下形式編寫矩陣 $Q_c$。
$$Q_c=\left [ B \quad AB \quad A^2B \quad ...\quad A^{n-1}B \right ]$$
找到矩陣 $Q_c$ 的行列式,如果它不等於零,則控制系統是能控的。
能觀性
如果能夠透過在有限時間內觀察輸出確定控制系統的初始狀態,則稱該控制系統是能觀的。
我們可以使用卡爾曼檢驗來檢查控制系統的能觀性。
以以下形式編寫矩陣 $Q_o$。
$$Q_o=\left [ C^T \quad A^TC^T \quad (A^T)^2C^T \quad ...\quad (A^T)^{n-1}C^T \right ]$$
找到矩陣 $Q_o$ 的行列式,如果它不等於零,則控制系統是能觀的。
示例
讓我們驗證以狀態空間模型表示的控制系統的能控性和能觀性,如下所示:
$$\dot{x}=\begin{bmatrix}\dot{x}_1 \\\dot{x}_2 \end{bmatrix}=\begin{bmatrix}-1 & -1 \\1 & 0 \end{bmatrix}\begin{bmatrix}x_1 \\x_2 \end{bmatrix}+\begin{bmatrix}1 \\0 \end{bmatrix} [u]$$
$$Y=\begin{bmatrix}0 & 1 \end{bmatrix}\begin{bmatrix}x_1 \\x_2 \end{bmatrix}$$
這裡,
$$A=\begin{bmatrix}-1 & -1 \\1 & 0 \end{bmatrix}, \quad B=\begin{bmatrix}1 \\0 \end{bmatrix}, \quad \begin{bmatrix}0 & 1 \end{bmatrix}, D=[0]\quad 和 \quad n=2$$
對於 $n = 2$,矩陣 $Q_c$ 將為
$$Q_c=\left [B \quad AB \right ]$$
我們將得到矩陣 A 和 B 的乘積為:
$$AB=\begin{bmatrix}-1 \\1 \end{bmatrix}$$
$$\Rightarrow Q_c =\begin{bmatrix}1 & -1 \\0 & 1 \end{bmatrix}$$
$$|Q_c|=1 \neq 0$$
由於矩陣 $Q_c$ 的行列式不等於零,因此給定的控制系統是能控的。
對於 $n = 2$,矩陣 $Q_o$ 將為 -
$$Q_o=\left [C^T \quad A^TC^T \right ]$$
這裡,
$$A^T=\begin{bmatrix}-1 & 1 \\-1 & 0 \end{bmatrix} \quad 和 \quad C^T=\begin{bmatrix}0 \\1 \end{bmatrix}$$
我們將得到矩陣 $A^T$ 和 $C^T$ 的乘積為
$$A^TC^T=\begin{bmatrix}1 \\0 \end{bmatrix}$$
$$\Rightarrow Q_o=\begin{bmatrix}0 & 1 \\1 & 0 \end{bmatrix}$$
$$\Rightarrow |Q_o|=-1 \quad \neq 0$$
由於矩陣 $Q_o$ 的行列式不等於零,因此給定的控制系統是能觀的。
因此,給定的控制系統既是能控的又是能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