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路理論教程
- 網路理論 - 首頁
- 網路理論 - 概述
- 例題
- 網路理論 - 有源元件
- 網路理論 - 無源元件
- 網路理論 - 基爾霍夫定律
- 電路量分配原理
- 網路理論 - 節點分析法
- 網路理論 - 網孔分析法
- 網路理論 - 等效電路
- 等效電路例題
- 三角形到星形轉換
- 星形到三角形轉換
- 網路理論 - 網路拓撲
- 網路拓撲矩陣
- 疊加定理
- 戴維南定理
- 網路理論 - 諾頓定理
-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 直流電路的響應
- 交流電路的響應
- 網路理論 - 串聯諧振
- 並聯諧振
- 網路理論 - 耦合電路
- 二埠網路
- 二埠引數轉換
- 網路理論 - 濾波器
- 網路理論有用資源
- 網路理論 - 快速指南
- 網路理論 - 有用資源
- 網路理論 - 討論
網路理論 - 星形到三角形轉換
在上一章中,我們討論了將三角形網路轉換為等效星形網路。現在,讓我們討論如何將星形網路轉換為等效三角形網路。這種轉換稱為星形到三角形轉換。
在上一章中,我們得到了從三角形網路得到的星形網路電阻為
$R_A = \frac{R_1 R_2}{R_1 + R_2 + R_3}$ 公式1
$R_B = \frac{R_2 R_3}{R_1 + R_2 + R_3}$ 公式2
$R_C = \frac{R_3 R_1}{R_1 + R_2 + R_3}$ 公式3
根據星形網路電阻表示的三角形網路電阻
讓我們對上述公式進行變換,以便根據星形網路的電阻得到三角形網路的電阻。
相乘每一組兩個公式,然後相加。
$$R_A R_B + R_B R_C + R_C R_A = \frac{R_1 R_2^2 R_3 + R_2 R_3^2 R_1 + R_3 R_1^2 R_2}{(R_1 + R_2 + R_3)^2}$$
$$\Rightarrow R_A R_B + R_B R_C + R_C R_A = \frac{R_1 R_2 R_3(R_1 + R_2 + R_3)}{(R_1 + R_2 + R_3)^2}$$
$\Rightarrow R_A R_B + R_B R_C + R_C R_A = \frac{R_1 R_2 R_3}{R_1 + R_2 + R_3}$ 公式4
用公式2除以公式4,我們將得到
$$\frac{R_A R_B + R_B R_C + R_C R_A}{R_B} = R_1$$
$$\Rightarrow R_1 = R_C + R_A + \frac{R_C R_A}{R_B}$$
用公式3除以公式4,我們將得到
$$R_2 = R_A + R_B + \frac{R_A R_B}{R_C}$$
用公式1除以公式4,我們將得到
$$R_3 = R_B + R_C + \frac{R_B R_C}{R_A}$$
利用上述關係,我們可以根據星形網路的電阻找到三角形網路的電阻。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將星形網路轉換為三角形網路。
示例
讓我們計算三角形網路的電阻,它與下圖所示的星形網路等效。

給定星形網路的電阻為RA = 6 Ω, RB = 18 Ω和RC = 3 Ω。
我們知道根據星形網路電阻表示的三角形網路電阻的關係如下。
$$R_1 = R_C + R_A + \frac{R_C R_A}{R_B}$$
$$R_2 = R_A + R_B + \frac{R_A R_B}{R_C}$$
$$R_3 = R_B + R_C + \frac{R_B R_C}{R_A}$$
將RA, RB和RC的值代入上述公式。
$$R_1 = 3 + 6 + \frac{3 \times 6}{18} = 9 + 1 = 10 \Omega$$
$$R_2 = 6 + 18 + \frac{6 \times 18}{3} = 24 + 36 = 60 \Omega$$
$$R_3 = 18 + 3 + \frac{18 \times 3}{6} = 21 + 9 = 30 \Omega$$
因此,我們得到了三角形網路的電阻為R1 = 10 Ω, R2 = 60 Ω和R3 = 30 Ω,它們與給定星形網路的電阻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