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路理論教程
- 網路理論 - 首頁
- 網路理論 - 概述
- 示例問題
- 網路理論 - 有源元件
- 網路理論 - 無源元件
- 網路理論 - 基爾霍夫定律
- 電量分配原理
- 網路理論 - 節點分析
- 網路理論 - 網孔分析
- 網路理論 - 等效電路
- 等效電路示例問題
- 三角形到星形轉換
- 星形到三角形轉換
- 網路理論 - 網路拓撲
- 網路拓撲矩陣
- 疊加定理
- 戴維南定理
- 網路理論 - 諾頓定理
-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 直流電路的響應
- 交流電路的響應
- 網路理論 - 串聯諧振
- 並聯諧振
- 網路理論 - 耦合電路
- 二埠網路
- 二埠引數轉換
- 網路理論 - 濾波器
- 網路理論有用資源
- 網路理論 - 快速指南
- 網路理論 - 有用資源
- 網路理論 - 討論
網路理論 - 串聯諧振
諧振是由於電路上存在電感和電容等儲能元件而產生的。它是無線電和電視接收機設計的根本概念,它們的設計方式應能夠僅選擇所需的電臺頻率。
諧振主要分為兩種型別,即串聯諧振和並聯諧振。這些分類是基於網路元件是串聯還是並聯連線。在本章中,讓我們討論串聯諧振。
串聯諧振電路圖
如果諧振發生在串聯 RLC 電路中,則稱為串聯諧振。考慮以下串聯 RLC 電路,它以相量域表示。

此處,電阻、電感和電容等無源元件串聯連線。整個組合與輸入正弦電壓源串聯。
對迴路應用KVL。
$$V - V_R - V_L - V_C = 0$$
$$\Rightarrow V - IR - I(j X_L) - I(-j X_C) = 0$$
$$\Rightarrow V = IR + I(j X_L) + I(-j X_C)$$
$\Rightarrow V = I[R + j(X_L - X_C)]$公式 1
上述公式的形式為V = IZ。
因此,串聯 RLC 電路的阻抗 Z 為
$$Z = R + j(X_L - X_C)$$
諧振時的引數和電量
現在,讓我們逐一推導串聯 RLC 電路諧振時引數和電量的值。
諧振頻率
發生諧振的頻率稱為諧振頻率 fr。在串聯 RLC 電路中,當阻抗 Z 的虛部為零時發生諧振,即 $X_L - X_C$ 的值應等於零。
$$\Rightarrow X_L = X_C$$
將 $X_L = 2 \pi f L$ 和 $X_C = \frac{1}{2 \pi f C}$ 代入上述公式。
$$2 \pi f L = \frac{1}{2 \pi f C}$$
$$\Rightarrow f^2 = \frac{1}{(2 \pi)^2 L C}$$
$$\Rightarrow f = \frac{1}{(2 \pi) \sqrt{LC}}$$
因此,串聯 RLC 電路的諧振頻率 fr 為
$$f_r = \frac{1}{(2 \pi) \sqrt{LC}}$$
其中,L 是電感的電感值,C 是電容的電容值。
串聯 RLC 電路的諧振頻率 fr 僅取決於電感L 和電容C。但它與電阻R 無關。
阻抗
我們得到串聯 RLC 電路的阻抗 Z 為
$$Z = R + j(X_L - X_C)$$
將 $X_L = X_C$ 代入上述公式。
$$Z = R + j(X_C - X_C)$$
$$\Rightarrow Z = R + j(0)$$
$$\Rightarrow Z = R$$
在諧振時,串聯 RLC 電路的阻抗 Z 等於電阻R 的值,即Z = R。
流過電路的電流
將 $X_L - X_C = 0$ 代入公式 1。
$$V = I[R + j(0)]$$
$$\Rightarrow V = IR$$
$$\Rightarrow I = \frac{V}{R}$$
因此,串聯 RLC 電路在諧振時流過的電流為$\mathbf{\mathit{I = \frac{V}{R}}}$。
在諧振時,串聯 RLC 電路的阻抗達到最小值。因此,在諧振時,最大電流流過該電路。
電阻兩端的電壓
電阻兩端的電壓為
$$V_R = IR$$
將I 的值代入上述公式。
$$V_R = \lgroup \frac{V}{R} \rgroup R$$
$$\Rightarrow V_R = V$$
因此,諧振時電阻兩端的電壓為VR = V。
電感兩端的電壓
電感兩端的電壓為
$$V_L = I(jX_L)$$
將I 的值代入上述公式。
$$V_L = \lgroup \frac{V}{R} \rgroup (jX_L)$$
$$\Rightarrow V_L = j \lgroup \frac{X_L}{R} \rgroup V$$
$$\Rightarrow V_L = j QV$$
因此,諧振時電感兩端的電壓為$V_L = j QV$。
因此,諧振時電感兩端的電壓幅值為
$$|V_L| = QV$$
其中Q 為品質因數,其值為$\frac{X_L}{R}$
電容兩端的電壓
電容兩端的電壓為
$$V_C = I(-j X_C)$$
將I 的值代入上述公式。
$$V_C = \lgroup \frac{V}{R} \rgroup (-j X_C)$$
$$\Rightarrow V_C = -j \lgroup \frac{X_C}{R} \rgroup V$$
$$\Rightarrow V_C = -jQV$$
因此,諧振時電容兩端的電壓為$\mathbf{\mathit{V_C = -jQV}}$。
因此,諧振時電容兩端的電壓幅值為
$$|V_C| = QV$$
其中Q 為品質因數,其值為$\frac{X_{C}}{R}$
注意 - 串聯諧振 RLC 電路稱為電壓放大電路,因為電感和電容兩端的電壓幅值等於輸入正弦電壓 V 的 Q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