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學教程
- 宇宙學 - 首頁
- 膨脹宇宙
- 造父變星
- 紅移和退行速度
- 紅移與運動學多普勒頻移
- 宇宙度規與膨脹
- 羅伯遜-沃爾克度規
- 哈勃引數與比例因子
- 弗裡德曼方程與宇宙模型
- 流體方程
- 物質主導宇宙
- 輻射主導宇宙
- 暗能量
- 螺旋星系旋轉曲線
- 星系的 velocidad 分散測量
- 哈勃引數與密度引數
- 宇宙年齡
- 角直徑距離
- 光度距離
- Ia型超新星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 CMB - 解耦時的溫度
- CMB輻射的各向異性與COBE
- CMB各向異性的建模
- 最後散射面上的視界長度
- 太陽系外行星探測
- 徑向速度法
- 凌日法
- 系外行星性質
- 宇宙學有用資源
- 宇宙學 - 快速指南
- 宇宙學 - 有用資源
- 宇宙學 - 討論
宇宙學 - 螺旋星系旋轉曲線
本章將討論螺旋星系旋轉曲線以及暗物質的證據。
暗物質和關於暗物質的觀測事實
暗物質的早期證據是對螺旋星系運動學的學習。
太陽距離我們銀河系的中心3萬光年。銀心速度為220公里/秒。
為什麼速度是220公里/秒而不是100公里/秒或500公里/秒?什麼決定了物體的圓周運動?
半徑內包含的質量有助於探測宇宙中的速度。
銀河系或螺旋星系的旋轉 - 微分旋轉
角速度隨距離中心的距離而變化。
軌道週期取決於距中心的距離。
靠近銀心處的物質週期較短,遠離銀心處的物質週期較長。
旋轉曲線
預測速度隨銀心半徑的變化。該曲線給出了速度隨軌道半徑的變化。
當我們看到物體運動時,我們認為是引力影響了旋轉。
質量分佈隨半徑變化。物質密度將預測旋轉曲線。基於隨半徑變化的物質密度的旋轉曲線。
表面亮度
我們選擇一個區域並觀察有多少光發出。
從該區域發出的光量稱為表面亮度。
其單位為mag/arcsec2。
如果我們發現表面亮度隨半徑變化,我們可以發現發光物質隨半徑變化。
$$\mu(r) \propto exp \left( \frac{-r}{h_R} \right )$$
$h_R$是尺度長度。$\mu(r) = \mu_o \ast exp \left( \frac{-r}{h_R} \right ) $
$h_R$對於銀河系來說大約是3千秒差距。
螺旋星系
為了理解旋轉曲線,天文學家將星系分為兩個部分:
- 盤
- 核球
下圖顯示了一箇中心球形核球+圓盤。恆星和氣體的分佈在核球和盤中是不同的。

螺旋星系的運動學
-
任何物體的圓周速度 - 對於核球 (r < Rb)。
$$V^2(r) = G \ast \frac{M(r)}{r}$$
$$M(r) = \frac{4\pi r^3}{3} \ast \rho_b$$
-
對於圓盤 - (Rb < r < Rd)
$$V^2(r) = G \ast \frac{M(r)}{r}$$
核球具有大致恆定的恆星密度。
核球內的密度是恆定的(在核球內不隨距離變化)。
在盤中,恆星密度隨半徑減小。半徑增大,發光物質減少。
在核球中 - $V(r) \propto r$
在盤中 - $V(r) \propto 1/\sqrt{r}$
螺旋星系的旋轉曲線
透過光譜學(附近的星系 - 空間分辨的星系),我們產生了旋轉曲線。
如上所述,我們看到旋轉曲線在外區是平坦的,即外區的東西運動很快,這通常不是這種形式。
軌道速度隨著內區半徑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外區變平。
暗物質
暗物質被稱為宇宙的非發光成分。讓我們透過以下要點了解暗物質。
平坦的旋轉曲線與我們在螺旋星系中看到的恆星和氣體分佈相反。
盤的表面光度隨半徑呈指數下降,這意味著發光物質(主要是恆星)的質量集中在銀河系中心附近。
旋轉曲線的平坦化表明,在某個半徑r內星系的總質量總是隨著r的增加而增加。
這隻有在這些星系中存在大量不可見的引力質量的情況下才能解釋,而這些質量不會發出電磁輻射。
螺旋星系的旋轉曲線測量是暗物質最令人信服的證據之一。
暗物質的證據
失蹤質量 - 發光質量的10倍。
大部分暗物質一定位於星系的暈中:大量暗物質存在於盤中會擾亂盤面對抗潮汐力的長期穩定性。
盤中一小部分暗物質可能是重子物質——暗星(褐矮星、黑矮星)和緻密恆星殘餘物(中子星、黑洞)。但是這種重子暗物質無法解釋星系中失蹤質量的全部規模。
暗物質的密度分佈 - $M(r) \propto r$ 和 $\rho(r) \propto r^{−2}$。
螺旋星系的旋轉曲線資料與分佈在其暈中的暗物質一致。
這個暗暈構成了星系大部分總質量。
所有重子物質(恆星、星團、星際介質等)都由這個暗物質暈的引力勢保持在一起。
結論
暗物質僅透過其與普通物質的引力相互作用被探測到。尚未觀察到與光的相互作用(沒有電磁力)。
中微子 - 無電荷,弱相互作用,但質量太小(< 0.23 eV)。DM粒子應該有E > 10 eV左右才能解釋結構形成。
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 (WIMPS) 可能是暗物質的來源。
要點
靠近銀心處的物質週期較短。
核球具有大致恆定的恆星密度。
盤的表面光度隨半徑呈指數下降。
大量暗物質存在於盤中會擾亂盤面對抗潮汐力的長期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