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學教程
- 宇宙學 - 首頁
- 膨脹的宇宙
- 造父變星
- 紅移和後退速度
- 紅移與運動多普勒效應
- 宇宙學度規與膨脹
- 羅伯遜-沃爾克度規
- 哈勃引數與比例因子
- 弗裡德曼方程與宇宙模型
- 流體方程
- 物質主導的宇宙
- 輻射主導的宇宙
- 暗能量
- 螺旋星系旋轉曲線
- 星系的星系速度彌散測量
- 哈勃常數與密度引數
- 宇宙的年齡
- 角直徑距離
- 光度距離
- Ia型超新星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 CMB - 解耦時的溫度
- CMB輻射的各向異性與COBE衛星
- CMB各向異性的建模
- 最後散射面上的視界長度
- 太陽系外行星探測
- 徑向速度法
- 凌日法
- 系外行星性質
- 宇宙學有用資源
- 宇宙學 - 快速指南
- 宇宙學 - 有用資源
- 宇宙學 - 討論
紅移和後退速度
哈勃的觀測利用了徑向速度與譜線位移相關的事實。在這裡,我們將觀察四種情況,並找到後退速度($v_r$)和紅移 (z) 之間的關係。
情況一:源運動的非相對論性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v遠小於c。光源發出某種訊號(聲音、光等),該訊號以波陣面的形式傳播。在源參考系中,兩個連續訊號傳送之間的時間間隔為Δts。在觀察者參考系中,兩個連續訊號接收之間的時間間隔為Δto。

如果觀察者和光源都是靜止的,則Δts = Δto,但這裡並非如此。相反,關係如下。
$$\Delta t_o = \Delta t_s + \frac{\Delta l}{c}$$
現在,$\Delta l = v \Delta t_s$
此外,由於(波速×時間)=波長,我們得到
$$\frac{\Delta t_o}{\Delta t_s} = \frac{\lambda_o}{\lambda_s}$$
根據上述方程式,我們得到以下關係:
$$\frac{\lambda_o}{\lambda_s} = 1 + \frac{v}{c}$$
其中$\lambda _s$是光源處訊號的波長,$\lambda _o$是觀察者解釋的訊號波長。
在這裡,由於光源正在遠離觀察者,因此v為正。
紅移:
$$z = \frac{\lambda_o - \lambda_s}{\lambda_s} = \frac{\lambda_o}{\lambda_s} - 1$$
根據上述方程式,我們得到紅移如下。
$$z = \frac{v}{c}$$
情況二:觀察者運動的非相對論性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v遠小於c。這裡,Δl不同。
$$\Delta l = v \Delta t_o$$

簡化後,我們得到:
$$\frac{\Delta t_o}{\Delta t_s} = \left ( 1 - \frac{v}{c} \right )^{-1}$$
我們得到紅移如下:
$$z = \frac{v/c}{1-v/c}$$
由於v << c,情況一和情況二的紅移表示式近似相同。
讓我們看看上面兩種情況下獲得的紅移有何不同。
$$z_{II} - z_I = \frac{v}{c} \left [ \frac{1}{1 - v/c}-1 \right ]$$
因此,由於$(v/c)^2$因子,$z_{II} − z_{I}$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
這意味著,如果v << c,我們無法判斷光源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現在讓我們瞭解狹義相對論基礎(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光速是一個常數。
當光源(或觀察者)以與光速相當的速度運動時,會觀察到相對論效應。
時間膨脹:$\Delta t_o = \gamma \Delta t_s$
長度收縮:$\Delta l_o = \Delta t_s/\gamma$
這裡,$\gamma$是洛倫茲因子,大於1。
$$\gamma = \frac{1}{\sqrt{1-(v^2/c^2)}}$$
情況三:光源運動的相對論性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v與c相當。參考與情況一相同的圖形。由於相對論效應,觀察到時間膨脹,因此獲得以下關係。(光源以相對論速度運動)
$$\Delta t_o = \gamma \Delta t_s + \frac{\Delta l}{c}$$
$$\Delta l = \frac{v\gamma \Delta t_s}{c}$$
$$\frac{\Delta t_o}{\Delta t_s} = \frac{1 + v/c}{\sqrt{1- (v^2/c^2)}}$$
進一步簡化後,我們得到:
$$1 + z = \sqrt{\frac{1+v/c}{1-v/c}}$$
上述表示式稱為運動多普勒頻移表示式。
情況四:觀察者運動的相對論性情況
參考與情況二相同的圖形。由於相對論效應,觀察到時間縮短,因此獲得以下關係。(觀察者以相對論速度運動)
$$\Delta t_o = \frac{\Delta t_s}{\gamma}+\frac{\Delta l}{c}$$
$$\Delta l = \frac{v\Delta t_o}{c}$$
$$\frac{\Delta t_o}{\Delta t_s} = \frac{\sqrt{1-( v^2/c^2)}}{1-v/c}$$
進一步簡化後,我們得到:
$$1 + z = \sqrt{\frac{1+ v/c}{1- v/c}}$$
上述表示式與我們在情況三中得到的結果相同。
要點
恆星的後退速度和紅移是相關的量。
在非相對論性情況下,我們無法確定光源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在相對論性情況下,光源或觀察者運動的紅移-後退速度關係沒有區別。
運動的鐘走得慢,是相對論的直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