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度政治制度教程
- 印度政治制度 - 首頁
- 印度政治制度 - 導論
- 印度政治制度 - 憲法制定
- 印度政治制度 - 憲法特徵
- 憲法的指導思想
- 印度政治制度 - 憲法的來源
- 政治制度 - 憲法如何運作
- 印度政治制度 - 中央政府及其領土
- 印度政治制度 - 公民身份
- 印度政治制度 - 基本權利
- 印度政治制度 - 指導性原則
- 印度政治制度 - 基本義務
- 印度政治制度 - 中央政府執行部門
- 印度政治制度 - 中央立法機關
- 印度政治制度 - 地方政府
- 印度政治制度 - 司法機構
- 印度政治制度 - 聯邦制度
- 印度政治制度 - 中央與各邦的關係
- 印度政治制度 - 緊急狀態條款
- 印度政治制度 - 選舉制度
- 印度政治制度 - 政黨
- 憲法修正案
- 印度 - 憲法附表
- 印度政治制度 - 三權分立
- 印度政治制度 - 憲法組成部分
- 政治制度 - 國際組織
- 印度政治制度 - 環境與政治
- 印度政治制度 - 全球化
- 印度政治制度 - 群眾運動
- 印度政治制度 - 外交政策
印度政治制度 - 憲法如何運作
導言
憲法是一套國家構建或治理的基本原則。
憲法規定了國家權力分配的基本框架,並決定了誰有權決定法律。
憲法首先規定了議會的組織方式,並授權議會決定法律和政策。
憲法對政府設定了一些限制,規定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對公民施加規則和政策。這些限制是根本性的,政府決不能越過這些限制。
憲法使政府能夠實現社會願望,創造公正社會的條件。
權力分配
印度憲法將權力在以下三個機構之間水平分配,如下圖所示:

議會
所有民選代表共同組成一個被稱為**議會**的機構。
議會由**聯邦院**(上議院)和**人民院**(下議院)兩院組成。

議會中(透過選舉)產生的多數派集團被委任組建政府。
政府負責制定政策和其他國家決策,這些決策通常在議會經過深入辯論和有意義的討論後做出。
總理是政府首腦。總理主持內閣會議,內閣會議負責做出重大決策。
行政部門
印度總統是國家元首;然而,他/她只行使名義權力。
總統的職能主要是禮儀性的(類似於英國女王)。
下圖顯示了印度政府的等級結構:

司法部門
印度的司法系統包含一個法院等級制度,最高法院是印度的最高法院。

此外,一些憲法機構和其他獨立的法定機構,例如選舉委員會,也擁有獨立的權力。
權力以這種方式在不同機構之間分配,確保即使一個機構想要破壞憲法,其他機構也可以制止其違規行為並保持和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