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治 - 全球化



介紹

  • 認為全球化純粹具有經濟層面是不正確的;它是一個多維概念,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表現形式。

  • 全球化的影響極不均衡,因為它對某些社會的影響大於其他社會,對某些社會的部分地區的影響也大於其他地區。

Globalization
  • 全球化具有強大的歷史基礎,重要的是要在此背景下看待當代的流動。

  • 技術進步是全球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 世貿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雖然是主要參與者,但經濟全球化也涉及許多其他因素。

  • 通常所說的經濟全球化通常涉及世界各國之間更大的經濟流動。

  • 許多經濟學家和其他專家擔心,全球化可能只會使一小部分人口受益,而使那些依靠政府提供工作和福利(教育、醫療、衛生等)的人陷入貧困。

  • 有人強調,該政策將確保體制保障或建立“社會安全網”,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全球化對經濟弱勢群體的負面影響。

  • 許多專家認為,社會安全網不足以保障經濟弱勢階層的需求。這就是一些經濟學家和其他學者將全球化描述為“**重新殖民化**”的原因。然而,支持者認為,國家之間更大的貿易使每個經濟體都能發揮其最佳作用,並使每個經濟階層都受益。

  • 從文化角度來看,全球化導致了一種統一文化的興起,或者稱為**文化同質化**。例如,“**麥當勞化**”。

Mac D
  • 文化同質化不僅對貧窮國家,而且對全人類都是危險的;它導致整個地球豐富的文化遺產萎縮。

全球化的批評者

  • 全球化的批評者提出了各種論點,例如:

    • 左翼人士認為,當代的全球化代表著全球資本主義的特定階段,它使富人更富(而且更少),窮人更窮。

    • 但這裡有趣的是,反全球化運動參與到全球網路中,與其他國家中與他們有相同感受的人結盟。

    • 此外,許多反全球化運動並非反對全球化本身的理念,而是反對他們認為是帝國主義形式的特定全球化計劃。

    • 例如,1999 年,在世界貿易組織 (WTO) 部長級會議上,有人指出,在不斷發展的全球經濟體系和政策中,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世界社會論壇

  • 世界社會論壇 (WSF) 是另一個全球平臺,它彙集了由人權活動家、環保主義者、勞工、青年和婦女活動家組成的廣泛聯盟,以反對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

  • 第一次 WSF 會議於 2001 年在巴西的波爾圖阿萊格里舉行,第四次 WSF 會議於 2004 年在孟買舉行,等等。

  • 在印度,曾發生過針對經濟自由化的左翼抗議活動。

  • 這些左翼人士透過政黨以及印度社會論壇等論壇發聲。

  • 工業工人以及代表農民利益的工會組織了反對跨國公司進入的抗議活動。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