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機器學習基礎
- ML - 首頁
- ML - 簡介
- ML - 入門
- ML - 基本概念
- ML - 生態系統
- ML - Python 庫
- ML - 應用
- ML - 生命週期
- ML - 所需技能
- ML - 實現
- ML - 挑戰與常見問題
- ML - 侷限性
- ML - 真實案例
- ML - 資料結構
- ML - 數學基礎
- ML - 人工智慧
- ML - 神經網路
- ML - 深度學習
- ML - 獲取資料集
- ML - 分類資料
- ML - 資料載入
- ML - 資料理解
- ML - 資料準備
- ML - 模型
- ML - 監督學習
- ML - 無監督學習
- ML - 半監督學習
- ML - 強化學習
- ML - 監督學習 vs. 無監督學習
- 機器學習資料視覺化
- ML - 資料視覺化
- ML - 直方圖
- ML - 密度圖
- ML - 箱線圖
- ML - 相關矩陣圖
- ML - 散點矩陣圖
- 機器學習統計學
- ML - 統計學
- ML - 均值、中位數、眾數
- ML - 標準差
- ML - 百分位數
- ML - 資料分佈
- ML - 偏度和峰度
- ML - 偏差和方差
- ML - 假設
- ML中的迴歸分析
- ML - 迴歸分析
- ML - 線性迴歸
- ML - 簡單線性迴歸
- ML - 多元線性迴歸
- ML - 多項式迴歸
- ML中的分類演算法
- ML - 分類演算法
- ML - 邏輯迴歸
- ML - K近鄰演算法 (KNN)
- ML - 樸素貝葉斯演算法
- ML - 決策樹演算法
- ML - 支援向量機
- ML - 隨機森林
- ML - 混淆矩陣
- ML - 隨機梯度下降
- ML中的聚類演算法
- ML - 聚類演算法
- ML - 基於質心的聚類
- ML - K均值聚類
- ML - K中心點聚類
- ML - 均值漂移聚類
- ML - 層次聚類
- ML - 基於密度的聚類
- ML - DBSCAN聚類
- ML - OPTICS聚類
- ML - HDBSCAN聚類
- ML - BIRCH聚類
- ML - 親和傳播
- ML - 基於分佈的聚類
- ML - 凝聚層次聚類
- ML中的降維
- ML - 降維
- ML - 特徵選擇
- ML - 特徵提取
- ML - 向後剔除法
- ML - 向前特徵構造
- ML - 高相關性過濾器
- ML - 低方差過濾器
- ML - 缺失值比率
- ML - 主成分分析
- 強化學習
- ML - 強化學習演算法
- ML - 利用與探索
- ML - Q學習
- ML - REINFORCE演算法
- ML - SARSA強化學習
- ML - 演員-評論家方法
- 深度強化學習
- ML - 深度強化學習
- 量子機器學習
- ML - 量子機器學習
- ML - 使用Python的量子機器學習
- 機器學習雜項
- ML - 效能指標
- ML - 自動工作流
- ML - 提升模型效能
- ML - 梯度提升
- ML - 自舉匯聚 (Bagging)
- ML - 交叉驗證
- ML - AUC-ROC曲線
- ML - 網格搜尋
- ML - 資料縮放
- ML - 訓練和測試
- ML - 關聯規則
- ML - Apriori演算法
- ML - 高斯判別分析
- ML - 成本函式
- ML - 貝葉斯定理
- ML - 精度和召回率
- ML - 對抗性
- ML - 堆疊
- ML - 輪次
- ML - 感知器
- ML - 正則化
- ML - 過擬合
- ML - P值
- ML - 熵
- ML - MLOps
- ML - 資料洩露
- ML - 機器學習的貨幣化
- ML - 資料型別
- 機器學習 - 資源
- ML - 快速指南
- ML - 速查表
- ML - 面試問題
- ML - 有用資源
- ML - 討論
機器學習 - 直方圖
直方圖是一種類似條形圖的表示變數分佈的方式。它顯示變數每個值的出現頻率。x軸表示變數的值範圍,y軸表示每個值的頻率或計數。每個條形的高度表示落在該值範圍內的數 據點的數量。
直方圖有助於識別資料中的模式,例如偏度、模態和異常值。偏度是指變數分佈的不對稱程度。模態是指分佈中的峰值數量。異常值是指落在變數典型值範圍之外的資料點。
直方圖的Python實現
Python 提供了多個用於資料視覺化的庫,例如 Matplotlib、Seaborn、Plotly 和 Bokeh。在下面的示例中,我們將使用 Matplotlib 來實現直方圖。
我們將使用 Sklearn 庫中的乳腺癌資料集作為此示例。乳腺癌資料集包含有關乳腺癌細胞特徵以及它們是惡性還是良性的資訊。該資料集具有 30 個特徵和 569 個樣本。
示例
讓我們從匯入必要的庫和載入資料集開始: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breast_cancer data = load_breast_cancer()
接下來,我們將建立資料集的平均半徑特徵的直方圖:
plt.figure(figsize=(7.2, 3.5)) plt.hist(data.data[:,0], bins=20) plt.xlabel('Mean Radius') plt.ylabel('Frequency') plt.show()
在這段程式碼中,我們使用了 Matplotlib 的 hist() 函式來建立資料集平均半徑特徵的直方圖。我們將 bin 的數量設定為 20,以將資料範圍劃分為 20 個區間。我們還使用 xlabel() 和 ylabel() 函式為 x 軸和 y 軸添加了標籤。
輸出
生成的直方圖顯示了資料集中平均半徑值的分佈。我們可以看到資料大致呈正態分佈,峰值約為 12-14。

包含多個數據集的直方圖
我們還可以建立包含多個數據集的直方圖來比較它們的分佈。讓我們為惡性和良性樣本建立平均半徑特徵的直方圖:
示例
plt.figure(figsize=(7.2, 3.5)) plt.hist(data.data[data.target==0,0], bins=20, alpha=0.5, label='Malignant') plt.hist(data.data[data.target==1,0], bins=20, alpha=0.5, label='Benign') plt.xlabel('Mean Radius') plt.ylabel('Frequency') plt.legend() plt.show()
在這段程式碼中,我們兩次使用了 hist() 函式來建立平均半徑特徵的兩個直方圖,一個用於惡性樣本,一個用於良性樣本。我們使用 alpha 引數將條形的透明度設定為 0.5,這樣它們就不會完全重疊。我們還使用 legend() 函式向繪圖添加了圖例。
輸出
執行此程式碼後,您將獲得以下繪圖作為輸出:

生成的直方圖顯示了惡性和良性樣本的平均半徑值的分佈。我們可以看到分佈是不同的,惡性樣本具有更高頻率的更高平均半徑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