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學習 - 交叉驗證



交叉驗證是一種強大的技術,用於在機器學習中估計模型在未見資料上的效能。它是構建穩健機器學習模型的重要步驟,因為它有助於識別過擬合或欠擬合,並有助於確定最佳模型超引數。

什麼是交叉驗證?

交叉驗證是一種用於評估模型效能的技術,它透過將資料集劃分為子集,在資料的一部分上訓練模型,然後在剩餘的資料上驗證模型來實現。交叉驗證的基本思想是使用資料的一個子集來訓練模型,並使用另一個子集來測試其效能。這使得機器學習模型能夠在各種資料上進行訓練,並更好地泛化到新資料。

有不同的交叉驗證技術可用,但最常用的技術是k折交叉驗證。在k折交叉驗證中,資料被劃分為k個大小相等的部分。然後在k-1個部分上訓練模型,並在剩餘的部分上進行測試。此過程重複k次,每次使用k個部分中的一個作為驗證資料。然後對k次迭代的模型最終效能取平均值,以獲得模型效能的估計值。

為什麼交叉驗證很重要?

交叉驗證是機器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術,因為它有助於防止模型過擬合或欠擬合。過擬合發生在模型過於複雜並且過分擬合訓練資料時,導致在新資料上的效能下降。另一方面,欠擬合發生在模型過於簡單並且無法捕捉資料中的潛在模式時,導致訓練資料和測試資料上的效能下降。

交叉驗證還有助於確定最佳模型超引數。超引數是控制模型行為的設定。例如,在決策樹演算法中,樹的最大深度是一個超引數,它決定了模型的複雜程度。透過使用交叉驗證來評估模型在不同超引數值下的效能,我們可以選擇最大化模型效能的最佳超引數。

在Python中實現交叉驗證

在本節中,我們將討論如何使用Scikit-learn庫在Python中實現k折交叉驗證。Scikit-learn是一個流行的Python機器學習庫,它提供了一系列用於資料預處理、模型選擇和評估的演算法和工具。

為了演示如何在Python中實現交叉驗證,我們將使用著名的鳶尾花資料集。鳶尾花資料集包含三種不同鳶尾花物種的花萼長度、花萼寬度、花瓣長度和花瓣寬度的測量值。目標是構建一個模型,可以根據其測量值預測鳶尾花物種。

首先,我們需要使用Scikit-learn的load_iris()函式載入資料集,並使用train_test_split()函式將其拆分為訓練集和測試集。訓練集將用於訓練模型,測試集將用於評估模型的效能。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Load the Iris dataset
iris = load_iris()

# Split the data into a training set and a test set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iris.data, iris.target,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接下來,我們將使用Scikit-learn的DecisionTreeClassifier()函式建立一個決策樹分類器。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

建立一個決策樹分類器。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random_state=42)

現在,我們可以使用k折交叉驗證來評估模型的效能。我們將使用Scikit-learn的cross_val_score()函式執行k折交叉驗證。該函式將模型、訓練資料、目標變數和摺疊數作為輸入。它返回一個分數陣列,每個摺疊一個。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cross_val_score

# Perform k-fold cross-validation
scores = cross_val_score(clf, X_train, y_train, cv=5)

在這裡,我們指定摺疊數為5,這意味著資料將被劃分為5個大小相等的部分。cross_val_score()函式將在4個部分上訓練模型,並在剩餘的部分上進行測試。此過程將重複5次,每次使用一個部分作為驗證資料。該函式返回一個分數陣列,每個摺疊一個。

最後,我們可以計算分數的均值和標準差,以獲得模型效能的估計值。

import numpy as np

# Calculate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scores
mean_score = np.mean(scores)
std_score = np.std(scores)

print("Mean cross-validation score: {:.2f}".format(mean_score))
print("Standard deviation of cross-validation score: {:.2f}".format(std_score))

此程式碼的輸出將是分數的均值和標準差。平均分數表示模型在所有摺疊上的平均效能,而標準差表示分數的可變性。

示例

以下是Python中交叉驗證的完整實現: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cross_val_score
import numpy as np

# Load the iris dataset
iris = load_iris()

# Define the features and target variables
X = iris.data
y = iris.target

# Create a decision tree classifier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random_state=42)

# Perform k-fold cross-validation
scores = cross_val_score(clf, X, y, cv=5)

# Calculate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scores
mean_score = np.mean(scores)
std_score = np.std(scores)

print("Mean cross-validation score: {:.2f}".format(mean_score))
print("Standard deviation of cross-validation score: {:.2f}".format(std_score))

輸出

執行此程式碼時,將產生以下輸出:

Mean cross-validation score: 0.95
Standard deviation of cross-validation score: 0.03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