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股票市場
國際股票市場是全球金融的重要平臺。它們不僅確保了各種參與者的參與,也為全球經濟的繁榮提供了機會。
為了理解國際股票市場的重要性,市場估值和交易量是重要的工具。此外,我們還必須瞭解這些市場的構成以及管理它們的因素。交叉上市、Yankee股票、美國存託憑證(ADR)和全球註冊股份(GRS)是股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本章中,我們將討論所有這些方面以及國際股票市場的回報。
市場結構、交易慣例和成本
二級股票市場提供股票的流通性和估值。在一級市場從發行公司購買股票的投資者或交易者可能並不希望永遠持有它們。二級市場允許股東減少不需要的股票的持有量,並允許買家購買股票。
二級市場由代表公眾買賣雙方的經紀人組成。有兩種型別的訂單:
市價單 - 市價單以市場上可獲得的最佳價格(即市場價格)進行交易。
限價單 - 限價單儲存在限價單簿中,直到達到期望的價格。
二級市場有許多不同的設計。二級市場可以構建為交易商市場或代理市場。
在交易商市場中,經紀人透過交易商進行交易。在交易商市場中,公眾交易者不會直接彼此交易。場外交易(OTC)市場就是一個交易商市場。
在代理市場中,經紀人透過代理人獲得客戶的訂單。
並非所有股票市場系統都提供連續交易。例如,巴黎證券交易所傳統上是一個集合競價市場,代理人收集定期在整個交易日執行的一批訂單。集合競價市場的主要缺點是交易者在集合競價之前不知道買賣報價。
公開喊價交易是一種非連續交易形式。在公開喊價交易中,在交易環中,代理人定期宣佈發行。然後,交易者宣佈他們的買賣價格,並尋找交易的對手方。與集合競價市場所有交易都有一個共同價格不同,幾筆交易可能以不同的價格發生。
國際股票交易
由於各種原因,資本市場的全球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
首先,投資者認識到國際貿易的積極影響。
其次,主要資本市場透過取消固定交易佣金而變得更加自由化。
第三,網際網路和資訊通訊技術促進了國際股票的有效和公平交易。
第四,跨國公司認識到在國際上籌集新資本的優勢。
交叉上市
交叉上市是指在一家或多家外國交易所上市股票。特別是,跨國公司通常這樣做,但非跨國公司也進行交叉上市。公司可能出於以下原因決定交叉上市其股票:
交叉上市提供了一種擴大投資者基礎的方法,從而潛在地增加其在新市場的需求。
交叉上市為公司在新資本市場提供了認可,從而允許公司從當地投資者那裡獲得新的股權或債務資本。
交叉上市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選擇。當他們在自己的證券交易所交易時,國際投資組合多元化對投資者來說是可能的。
交叉上市可以被視為向投資者發出即將改進公司治理的訊號。
交叉上市透過為公司股票形成更廣泛的投資者基礎,降低了公司被惡意收購的可能性。
Yankee股票發行
在20世紀90年代,許多國際公司,包括拉丁美洲公司,都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為未來的Yankee股票發行做好準備,即直接向美國公眾投資者出售新的股權資本。原因之一是公司私有化的壓力。另一個原因是經濟的快速增長。第三個原因是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獲得批准後對大量新資本的預期需求。
美國存託憑證(ADR)
ADR是一種收據,它代表一定數量的外國股票,這些股票存放在美國存託銀行在發行人國內市場的保管人處。該銀行是美國存託憑證的過戶代理,在美國交易所或場外交易市場交易。
ADR提供了各種投資優勢。這些優勢包括:
ADR以美元計價,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交易,可以透過投資者的常規經紀人購買。這比透過進入美國交易所購買和交易美國股票更容易。
從股票中收到的股息由保管人以美元支付給ADR投資者,無需進行貨幣兌換。
ADR交易在三個營業日內結算,與美國股票一樣,而其他國家的標的股票的結算時間各不相同。
ADR價格報價以美元表示。
ADR是註冊證券,它們提供所有權的保護。大多數其他標的股票是不記名證券。
ADR可以透過在美國股票市場將ADR交易給其他投資者來出售,也可以在當地股票市場出售。
ADR通常代表一組標的股票。這允許ADR在一個針對美國投資者的價格區間內交易。
ADR持有人可以向存託銀行指示行使投票權。
ADR有兩種型別:發起人和非發起人。
發起人ADR是在外國公司提出請求後由銀行建立的。發起人銀行提供許多服務,包括投資資訊和年度報告翻譯。發起人ADR在美國股票市場上市。新的ADR發行必須由發起人發起。
非發起人ADR通常是由美國投資銀行公司應要求建立的,而無需外國發行公司直接參與。
全球註冊股份(GRS)
GRS是一種在全球交易的股票,與ADR不同,ADR是銀行存款的國內市場股票的收據,在外國市場交易。GRS是完全可轉讓的——在一處交易所購買的GRS可以在另一處交易所出售。它們通常以美元和歐元進行交易。
GRS相對於ADR的主要優勢在於所有股東地位平等且具有直接投票權。主要缺點是建立全球登記處和結算機構的成本。
影響國際股票收益的因素
宏觀經濟因素、匯率和產業結構都會影響國際股票收益。
宏觀經濟因素
Solnik (1984) 研究了匯率波動、利率差異、國內利率和國內通脹預期變化的影響。他發現國際貨幣變數對股票收益的影響很弱。Asprem (1989) 指出,工業生產、就業、進口、利率和通脹指標的波動隻影響股票收益的一小部分。
匯率
Adler和Simon (1986) 對外國股票和債券指數收益與匯率變化進行了檢驗。他們發現,匯率變化通常對外國債券指數的波動性大於外國股票指數。然而,一些外國股票市場比外國債券市場更容易受到匯率變化的影響。
產業結構
Roll (1992) 得出結論,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對於解釋國際股票指數收益的相關結構的重要部分非常重要。
相反,Eun和Resnick (1984) 發現,透過已知的國家因素而不是行業因素可以更好地估計國際證券收益的相關結構。
Heston和Rouwenhorst (1994) 指出,“產業結構幾乎無法解釋國家收益波動率的橫截面差異,國家指數之間的低相關性幾乎完全是由於國家特有的差異來源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