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平衡



衡量一個經濟體的表現非常重要。 **國際收支平衡** (BOP) 就是一種方法。它展示了一個經濟體與其他經濟體之間所有交易的大局。它將資金的淨流入和淨流出考慮在內,然後將其細分為各個部分。在出現不平衡的情況下,平衡國際收支的所有賬戶非常重要,以便能夠以系統和謹慎的方式衡量和考慮經濟交易。

國際收支平衡是指在特定時間段內,一個經濟體與世界其他國家/地區交易的報表。有時也稱為國際收支平衡表,BOP 包括一個國家居民與其非居民之間發生的每一筆交易。

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

國際收支平衡中的所有交易都分為兩個賬戶:**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

  • **經常賬戶** - 它表示一個國家在盈餘時獲得的最終淨付款,或在赤字時發生的支出。它是透過將**貿易平衡**(出口收入減去進口支出)、**要素收入**(外國投資收入減去在外國投資的支出)和其他**現金轉移**加總得到的。“經常”一詞表示它涵蓋“現在正在發生”的交易。

  • **資本賬戶** - 它顯示了一個國家外國資產所有權的淨變化。資本賬戶包括**儲備**賬戶(一個國家中央銀行在市場操作中外匯的淨變化)、該國家進行的**貸款和投資**(不包括貸款和投資產生的未來利息支付和股息)。如果淨外匯為負,則資本賬戶被認為是赤字。

國際收支平衡資料不包括實際支付。相反,它涉及交易。這意味著國際收支平衡的數字可能與一段時間內支付給某個實體的淨支付有很大差異。

國際收支平衡資料對於決定國家和國際經濟政策至關重要。國際收支平衡的部分內容,如經常賬戶失衡和外國直接投資 (FDI),是國家經濟政策中討論的非常重要的問題。具有特定目標的經濟政策會影響國際收支平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情況有所調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國際收支平衡術語使用“金融賬戶”一詞來包括在其他定義下將包含在一般資本賬戶中的交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使用**資本賬戶**一詞來表示構成整體資本賬戶一小部分的交易子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國際收支平衡賬戶的額外頂級部門中計算交易。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術語,國際收支平衡恆等式可以寫成 -

經常賬戶 + 金融賬戶 + 資本賬戶 + 餘額專案 = 0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說法,“經常賬戶”一詞本身有三個主要的細分,分別是:貨物和服務賬戶(總體貿易平衡)、初級收入賬戶(要素收入)和次級收入賬戶(轉移支付)。

注意事項

  • 國際收支平衡是一個賬戶,用於顯示消費者和企業在進口商品和服務上發生的支出。

  • 國際收支平衡也是一個指標,表明一個國家的成功企業向國外出口了多少產品。

  • 進入一個國家的資金或外幣被視為正項(例如,出口到外國)。

  • 支出或外幣支出被調整為負項(例如,進口,如商品和服務)。

假設國家國際收支平衡表

下表顯示了一個假設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表。

國際收支平衡專案 淨餘額(十億美元) 評論
經常賬戶
(A) 商品貿易平衡 -20 商品存在貿易赤字。
(B) 服務貿易平衡 +10 服務存在貿易順差。
(C) 淨投資收入 -12 收入淨流出,即由於國際公司的利潤。
(D) 淨海外轉移 +8 轉移淨流入,例如,來自非居民公民的匯款。
A+B+C+D = 經常賬戶餘額 -14 總體而言,該國經常賬戶出現赤字。
金融賬戶
外國直接投資淨流入的淨餘額 +5 外國直接投資淨流入為正。
證券投資淨流入的淨餘額 +2 股票市場、房地產等淨流入為正。
短期銀行業務淨流入的淨餘額 -2 該國銀行體系的貨幣小幅淨流出。
平衡專案 +2 用於反映資料計算中的錯誤和遺漏。
黃金和外匯儲備的變化 +7 (意味著黃金和外匯儲備減少了)
國際收支平衡總額 0

國際收支平衡失衡

國際收支平衡必須平衡,但其各個組成部分的盈餘或赤字可能會造成失衡。人們擔心經常賬戶出現赤字。通常引起關注的赤字型別包括 -

  • 如果一個國家進口的商品明顯多於出口的商品,則存在**可見貿易赤字**。

  • **經常賬戶總赤字**。

  • **基本赤字**,即經常賬戶加上外國直接投資,不包括短期貸款和儲備賬戶。

國際收支平衡失衡背後的原因

傳統上,人們認為經常賬戶的因素是導致國際收支平衡失衡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匯率、財政赤字、企業競爭力和個人行為。

或者,人們認為資本賬戶是失衡的主要驅動力,在盈餘國家的儲蓄者創造的全球儲蓄飽和狀態超過了目前的投資機會。

儲備資產

國際收支平衡將儲備資產定義為用於其外匯儲備的貨幣或其他標準價值。儲備資產可以是黃金或美元。

全球儲備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料,2000 年到 2009 年年中,官方儲備從 1.9 萬億美元增加到 6.8 萬億美元。全球儲備在 2008 年年中達到頂峰,約為 7.5 萬億美元,然後在金融危機期間下降了約 4300 億美元。從 2009 年 2 月起,全球儲備再次增加,到 2010 年年底達到 9.2 萬億美元。

國際收支危機

國際收支危機或**貨幣危機**是指一個國家無法支付必要的進口和/或償還未償還債務的情況。這種危機發生在一個國家貨幣價值迅速下降時。危機通常發生在大規模資本流入之前。

如何糾正國際收支失衡

有三種可能的方法可以糾正國際收支失衡 -

  • 調整匯率,
  • 調整一個國家的內部價格及其需求水平,以及
  • 基於規則的調整。

透過改變匯率進行再平衡

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價格上漲,它將使出口競爭力下降,進口變得更便宜。

當一個國家出口多於進口時,其他國家最終會尋求該國的貨幣來支付出口,因此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將在外國增加。因此,如果該國賺取更多,它將改變(提高)匯率以控制經常賬戶盈餘。

透過調整內部價格和需求進行再平衡

一種可能的政策是提高其內部需求水平(即該國對商品的支出)。經常賬戶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是儲蓄減去投資的差額。也就是說,

經常賬戶 = 國內儲蓄 - 國內投資

當儲蓄出現盈餘時,該國可以增加其投資。例如,2009 年,德國修改了其憲法,透過增加需求來減少其盈餘。

基於規則的再平衡機制

各國還可以同意確定彼此之間的匯率,然後嘗試透過基於規則的和相互協商的匯率變化來糾正失衡。

固定但可調整匯率的**佈雷頓森林體系**是基於規則的體系的一個例子。

凱恩斯關於基於規則的再平衡的想法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認為,盈餘對全球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他建議,傳統的平衡機制應該增加沒收一部分超額收入的威脅,如果盈餘國家選擇不將其用於增加進口。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