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度經濟教程
- 印度經濟 - 首頁
- 印度經濟 - 導言
- 印度經濟 - 規劃
- 印度經濟 - 部門
- 印度經濟 - 人口統計
- 印度經濟 - 人力資源
- 印度經濟 - 國民收入
- 印度經濟 - 貧困
- 印度經濟 - 食品安全
- 印度經濟 - 就業
- 印度經濟 - 基礎設施
- 印度經濟 - 農村發展
- 印度經濟 - 貨幣與銀行
- 經濟 - 政府預算
- 印度經濟 - 消費者權益
- 印度經濟 - 改革
- 印度經濟 - 開放
- 印度經濟 - 微觀經濟學
- 印度經濟 - 宏觀經濟學
- 經濟 - 可持續發展
- 印度經濟有用資源
- 印度經濟 - 線上測驗
- 印度經濟 - 線上測試
- 印度經濟 - 快速指南
- 印度經濟-有用資源
- 印度經濟 - 討論
印度經濟 - 貨幣與銀行
介紹
貨幣是一種普遍接受的交換媒介。
沒有貨幣仲裁的經濟交換稱為以物易物交換。
在大型經濟體中,以物易物交換變得極其困難,因為人們將不得不承擔高昂的成本來尋找合適的交換其剩餘物品的人。
貨幣還可以作為方便的記賬單位。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值都可以用貨幣單位表示。

貨幣不會腐爛,其儲存成本也相當低。它在任何時間點也被任何人接受。因此,貨幣可以充當個人的價值儲存。
除貨幣之外的任何資產也可以作為價值儲存。例如,房地產、貴金屬、牲畜、股票等。
人們想要持有貨幣主要有兩個主要原因。原因如下:
- 交易動機
- 投機動機
債券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承諾未來貨幣回報流的紙張。
對貨幣的投機需求與利率成反比。
如果經濟中的貨幣供應增加,人們用這筆額外資金購買債券,那麼:
- 對債券的需求將會上升
- 債券價格將上漲,並且
- 利率將下降
貨幣形式
公眾在商業銀行持有的儲蓄賬戶和活期賬戶餘額也被視為貨幣。這些存款稱為活期存款。
在特定時期內固定且只能在到期時提取的存款稱為定期存款。
每張貨幣紙幣上都印有印度儲備銀行行長的一份承諾,即如果有人將該紙幣出示給印度儲備銀行或任何其他商業銀行,印度儲備銀行將負責給予該人與紙幣和硬幣上印製的值相等的購買力。
貨幣紙幣和硬幣稱為法定貨幣。它們不像金銀幣那樣具有內在價值。它們也被稱為法定貨幣,因為任何公民都不能拒絕將其用於結算任何型別的交易。
活期存款(支票)可以被任何人拒絕作為支付方式。它們不是法定貨幣。
印度儲備銀行
印度儲備銀行不僅充當商業銀行的銀行。它還充當印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銀行。
在印度,貨幣紙幣由印度儲備銀行(RBI)發行,印度儲備銀行是印度的貨幣當局;但是,硬幣由印度政府發行。

當印度儲備銀行為了增加或減少經濟中高能貨幣的存量而向公眾購買或出售政府債券時,這被稱為公開市場操作。
銀行利率是指印度儲備銀行在商業銀行儲備不足時向其貸款的利率。
如果現金準備金率 (CRR) 和法定流動性比率 (SLR) 上升或下降,那麼會導致經濟中的貨幣乘數和貨幣供應量的下降或上升。
貨幣供應量
在特定時間點公眾流通的貨幣總量稱為貨幣供應量。
根據印度儲備銀行的說法,貨幣供應量有四種替代衡量標準,稱為 M1、M2、M3 和 M4。
M1 = CU + DD
CU 指公眾持有的貨幣,DD 指商業銀行持有的淨活期存款。
M2 = M1 + 郵政儲蓄存款。
M3 = M1 + 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
M4 = M3 + 郵政儲蓄機構的總存款(不包括國家儲蓄證)。
M1 和 M2 稱為狹義貨幣,M3 和 M4 稱為廣義貨幣。
M3 是最常用的貨幣供應量衡量標準。它也被稱為總貨幣資源。
如果其任何組成部分(如 CU、DD 或定期存款)的值發生變化,貨幣供應量也會發生變化。
其他事實
貨幣存款比率 (CDR) 是公眾持有的貨幣與他們持有的銀行存款的比率。
準備金存款比率 (RDR) 是商業銀行作為準備金持有的總存款的比例。
現金準備金率 (CRR) 是銀行必須在印度儲備銀行維持的存款。
法定流動性比率 (SLR) 要求銀行以特定流動資產的形式維持其總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特定比例。
當商業銀行的儲備不足時,可以按銀行利率從印度儲備銀行借款。較高的銀行利率使得從印度儲備銀行借款變得昂貴。
銀行向存款人提供的利率稱為借款利率,銀行將其儲備借給投資者的利率稱為貸款利率。
借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之間的差額稱為利差。
一個人的信用度由其當前資產或他/她可以提供的抵押品(為償還貸款而抵押的安全)來判斷。
印度儲備銀行(該國貨幣當局)的總負債稱為貨幣基礎或高能貨幣。
高能貨幣包括公眾持有的貨幣和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包括庫存現金和銀行在印度儲備銀行的存款。
全國所有商業銀行持有的存款總額遠大於其準備金的總規模。如果全國所有商業銀行的所有賬戶持有人都希望同時取回他們的存款,那麼銀行將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滿足每個賬戶持有人的需求,並且會出現銀行倒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