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度經濟教程
- 印度經濟 - 首頁
- 印度經濟 - 導言
- 印度經濟 - 規劃
- 印度經濟 - 部門
- 印度經濟 - 人口統計
- 印度經濟 - 人力資源
- 印度經濟 - 國民收入
- 印度經濟 - 貧困
- 印度經濟 - 食品安全
- 印度經濟 - 就業
- 印度經濟 - 基礎設施
- 印度經濟 - 農村發展
- 印度經濟 - 貨幣與銀行
- 經濟 - 政府預算
- 印度經濟 - 消費者權益
- 印度經濟 - 改革
- 印度經濟 - 開放
- 印度經濟 - 微觀經濟學
- 印度經濟 - 宏觀經濟學
- 經濟 - 可持續發展
- 印度經濟有用資源
- 印度經濟 - 線上測驗
- 印度經濟 - 線上測試
- 印度經濟 - 快速指南
- 印度經濟- 有用資源
- 印度經濟 - 討論
印度經濟 - 基礎設施
介紹
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工具,因為它促進了支援性服務,例如:
- 交通運輸
- 航空
- 電信
- 電力供應
- 教育體系(研究與開發)
- 銀行體系
- 醫院
- 貿易等。
基礎設施不僅促進了國家經濟發展,也提高了整體生活質量(人民的生活質量)。

最初,印度基礎設施的發展被視為印度政府的責任;然而,後來私營企業也參與其中,並開始發展基礎設施,因為政府無力獨自承擔整個發展。
儘管如此,印度很大一部分地區仍然缺乏基本的基礎設施。人們使用木材、牛糞餅和其他原始方法烹飪。
大約 76% 的印度人口飲用來自水箱、井、池塘等開放水源的水。
能源
能源是任何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
印度有兩個能源來源。它們是:
- 商業能源
- 非商業能源
煤炭、石油和電力屬於商業能源。它們是可耗盡的、不可再生的能源(水電除外);隨著使用而枯竭。

柴火、幹糞和農業廢棄物屬於非商業能源。這些直接來自自然。它們本質上是可再生的。
那些可耗盡且只能使用一次的能源被稱為**傳統**能源。它們可以是商業能源,也可以是非商業能源。
**非常規**能源的主要來源是:
- 太陽能
- 風能
- 潮汐能等。
由於印度是一個熱帶國家,因此擁有巨大的非常規能源潛力。
總能源生產的 74% 用於商業用途。
煤炭能源約佔總能源消耗的 54%,石油能源約佔 32%,天然氣約佔 10%,水能約佔 2%。
非商業能源——牛糞、柴火和農業廢棄物共同貢獻了約 26% 的總能源消耗。
電力/能源是任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為了實現 GDP 8% 的增長率,電力供應需要每年增長 12%。
火力發電約佔總髮電量的 70%。
風能和水力發電共同貢獻了約 16% 的總髮電量。
核能僅貢獻了約 2%;而全球平均水平為 13%。
能源生產的挑戰
發電和用電存在許多挑戰。
印度的電力生產量與其實際需求量不符。
配電系統存在差異。
電力部門管理不善導致電力盜竊和配電損失。
私營部門對電力部門的貢獻非常小。
高電價和停電是其他挑戰。
印度大部分電力來自火力發電,但能源(原材料,即煤炭)正在枯竭。
衛生部門
一個國家的健康狀況反映了其發展水平,即國家的整體發展水平。
衛生基礎設施的發展導致了健康的人力。而且,健康的人力確保了商品和服務生產效率的提高。
健康問題
應對衛生基礎設施挑戰對印度來說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印度自獨立以來一直面臨的主要健康相關問題包括:
醫學教育,
藥品研發,
藥品摻假或假冒偽劣藥品,
醫療專業人員短缺等。
基礎設施薄弱(如醫院、藥品、醫生、醫療裝置等短缺)
在印度,約 70% 的醫院和 60% 的診所由私營部門運營。
它們為 80% 的門診患者和 46% 的住院患者提供治療。
政府已實施各種醫療保健政策和計劃來克服與健康相關的問題,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印度醫學體系
**印度醫學體系** (ISM) - ISM 將六種治療體系整合在一起。它們如下:
- 阿育吠陀
- 瑜伽
- 錫丹
- 尤納尼
- 自然療法
- 順勢療法

其他事實
印度的醫療基礎設施發展滯後;缺乏資金以及投資藥品研發方面的意願。
目前,印度約有 70 萬註冊從業人員、3167 家 ISM 醫院和 26,000 家診所。
通常根據一些指標評估一個國家的健康狀況,例如:
- 孕產婦死亡率
- 嬰兒死亡率
- 預期壽命
- 營養水平
此外,還考慮了非傳染性和傳染性疾病的現狀(以衡量健康狀況)。
印度政府將約 8.2% 的 GDP 用於衛生部門,與其他國家相比,這一比例非常低。
印度擁有約 17%(人口)的世界總人口,但不幸的是,它承擔了約 20% 的全球疾病負擔 (GBD)。
**GBD** 是一個衡量因特定疾病過早死亡人數的指標。它還考慮了他們處於“殘疾”狀態(由於疾病)所花費的年數。
在印度,大多數人死於瘧疾、腹瀉和結核病等傳染病。
約有 50 萬兒童死於水傳播疾病。
220 萬兒童死於疫苗供應不足和營養不良。
儘管約 70% 的印度人口居住在農村地區,但農村地區僅佔總醫院(包括私立和公立)的五分之一。

每十萬人只有 0.36 家醫院,而城市地區每十萬人有 3.6 家醫院。這個數字相對較好,但總體而言仍然很差。
印度最貧困的 20% 人口將約 12% 的收入用於醫療保健,而富人僅將 2% 的收入用於醫療保健。
婦女健康與男子健康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婦女患有許多健康問題,並且由於缺乏醫療保健系統,她們中的大多數人只能聽天由命。
男女兒童之間的歧視是另一個重大問題;這是導致性別比例非常低的原因——940 名女性/1000 名男性(2011 年人口普查)和 927 名女性/1000 名男性(2001 年人口普查)。
超過 50% 的 15 至 49 歲的已婚婦女患有貧血和其他營養問題。令人驚訝的是,這是導致 19% 的孕產婦死亡的原因。
墮胎(尤其是女嬰)也是印度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上所述,人民的健康是國家發展的一個象徵。除此之外,更好的健康是每個人的權利,需要得到妥善照顧。
**下表顯示了商業能源消耗份額(%)** -
部門 | 1953-54 | 1970-71 | 1990-91 | 2012-13 |
---|---|---|---|---|
家庭 | 10 | 12 | 12 | 22 |
農業 | 1 | 3 | 08 | 18 |
運輸 | 44 | 28 | 22 | 02 |
工業 | 40 | 50 | 45 | 45 |
其他 | 05 | 07 | 13 | 13 |
**下表顯示了印度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 -
專案 | 1951 | 1981 | 2000 | 2013-14 |
---|---|---|---|---|
醫院 | 2,694 | 6,805 | 15,888 | 19,817 |
床位 | 1,17,000 | 5,04,538 | 7,19,860 | 6,28,708 |
診所 | 6,600 | 16,745 | 23,065 | 24,392 |
初級衛生保健中心 | 725 | 9,115 | 22,843 | 24,448 |
子中心 | - | 84,735 | 1,37,311 | 1,51,684 |
**下表顯示了印度與其他國家相比的健康狀況 (2012) ** -
指標 | 印度 | 中國 | 美國 |
---|---|---|---|
每 1,000 例活產嬰兒的嬰兒死亡率 | 44 | 12 | 6 |
熟練接生員分娩(佔總數的百分比) | 67 | 96 | 99 |
完全免疫 | 72 | 99 | 99 |
醫療保健支出佔 GDP 的百分比 | 3.9 | 5.1 | 17.7 |
政府醫療保健支出佔政府總支出的百分比 (%) | 8.2 | 12.5 | 20.3 |
私人醫療保健支出 (%) | 86 | 79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