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度經濟教程
- 印度經濟 - 首頁
- 印度經濟 - 導言
- 印度經濟 - 規劃
- 印度經濟 - 部門
- 印度經濟 - 人口統計
- 印度經濟 - 人力資源
- 印度經濟 - 國民收入
- 印度經濟 - 貧困
- 印度經濟 - 食品安全
- 印度經濟 - 就業
- 印度經濟 - 基礎設施
- 印度經濟 - 農村發展
- 印度經濟 - 貨幣與銀行
- 經濟 - 政府預算
- 印度經濟 - 消費者權益
- 印度經濟 - 改革
- 印度經濟 - 開放
- 印度經濟 - 微觀經濟學
- 印度經濟 - 宏觀經濟學
- 經濟 - 可持續發展
- 印度經濟有用資源
- 印度經濟 - 線上測驗
- 印度經濟 - 線上測試
- 印度經濟 - 快速指南
- 印度經濟- 有用資源
- 印度經濟 - 討論
印度經濟 - 食品安全
簡介
糧食安全是一個綜合性術語,包括:
可用性
可及性
人人負擔得起的食物
可用性是指,無論個人收入如何,都應有足夠的食物供所有人食用;任何人都不應該捱餓。它還包括政府儲備中的糧食供應。

可及性是指,每個人都能獲得食物。換句話說,食物的價格不應過高,以至於只有某些階層的人才能買得起。
可負擔性是指,一個人應該有足夠的錢為自己和/或家人購買均衡的食品。
糧食不安全的難題
印度很大一部分人面臨著糧食不安全的問題,因為他們即使是一天兩餐也無法負擔和獲取食物。
此外,乾旱、強降雨、地震、颶風等自然災害進一步加劇了糧食不安全問題。
自然災害直接影響糧食生產,導致糧食短缺。需求仍然很高,但供應水平下降。此外,自然災害導致糧食價格上漲,超出貧困人口的承受能力。
糧食不安全通常會導致饑荒。事實上,饑荒是任何社會的一個災難。它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例如:
- 糧食不安全
- 疾病
- 失業等。
脆弱群體
印度面臨糧食不安全問題最脆弱的群體包括:
沒有自己土地(用於農業)的人。
傳統手工藝者。
工人(尤其是在農業用地上的日薪工人)。
季節性工人(僅在特定季節找到工作的人)。
個體戶,如人力車伕和小販。
印度的貧困人口通常屬於計劃種姓、計劃部落或其他落後階層。印度還有一部分貧困人口是從鄰國移民過來的。

這些貧困人口更容易受到自然災害或其他災難的影響。
飢餓問題
飢餓是衡量糧食不安全的另一個指標。它不僅包括食物的不可獲得性,還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整體貧困狀況。
飢餓可能是暫時的或季節性的(由於災害),也可能是永久性的(慢性飢餓)。
慢性飢餓表明永久性的糧食不安全、食物供應不足以及人們無力購買食物。
另一方面,季節性飢餓是暫時發生的。它通常與糧食種植和收穫週期有關。例如,遭受此問題的人們在一年中的某些時間食物供應不足。
根據最新的政府報告,印度近年來季節性飢餓和慢性飢餓的比例都有所下降。
糧食不安全地區
一些印度邦,如奧里薩邦、比哈爾邦、北方邦、西孟加拉邦、賈坎德邦、恰蒂斯加爾邦、中央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糧食不安全程度極高。
仍有許多(少數邦的)地區存在永久性的糧食不安全和類似饑荒的狀況。這些地區包括:
奧里薩邦的卡拉漢迪和卡希普爾地區。
賈坎德邦的帕拉莫地區。
拉賈斯坦邦的巴蘭地區等。
發展
印度獨立後取得了許多顯著成就。例如,“綠色革命”的引入使農業產量大幅增加。但糧食(特別是稻米和小麥)產量的顯著增長在全國範圍內並不均衡。
旁遮普邦和北方邦實現了較高的增長率;相反,賈坎德邦、阿薩姆邦、泰米爾納德邦、北阿坎德邦的糧食產量下降(2012-13 年)。
儘管存在上述所有差異,但在過去幾十年裡,印度在糧食生產方面實現了自給自足。
為了減輕不利條件,印度政府採取了諸如特殊的糧食安全體系(維持糧食儲備的緩衝庫存)和公共配給體系等舉措。
糧食安全與治理
印度政府設立了一個專門機構——印度糧食公司(FCI)。該機構負責執行中央政府的糧食政策。

FCI 從糧食產量過剩的邦的農民那裡收購糧食(小麥和大米)。
FCI 以預先確定的價格(政府提前確定)收購糧食。此價格稱為最低支援價格。
之後,政府將糧食(來自緩衝庫存)供應給糧食產量不足的地區以及社會中的貧困階層。
政府提供一個平臺,在那裡以較低的價格(低於市場價格)出售庫存,這稱為發行價格。
FCI 透過公共配給體系(PDS)將糧食供應給貧困社會。大多數地方、村莊、城鎮和城市的配給商店作為渠道並促進這一分配體系。

政府發放配給卡,低收入人群可以向配給卡辦公室申請並獲得配給卡,享受 PDS 的福利。
只有持有配給卡的人才能購買補貼食品。
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問題迫使印度政府在 20 世紀 70 年代推出了三項糧食干預計劃。這些計劃如下:
糧食的公共配給體系(PDS)(儘管它已經存在,但進一步加強了責任的執行)。
綜合兒童發展服務(ICDS)。
以工代糧(FFW)。
目前,全國範圍內有數十個此類計劃在執行。
目標公共配給體系於 1997 年推出。該體系旨在關注
所有地區的貧困人口
。對於此體系,為貧困和非貧困群體設定了不同的價格。以下兩項計劃最近推出:
安特約達亞安納約賈納(AAY)
安納普爾納計劃(APS)
糧食不安全的理由
儘管印度採取了各種糧食安全舉措,但仍有許多地區遭受糧食不安全問題。
這些舉措失敗的一些主要原因包括:
執行不力
腐敗(配給商店老闆經常將優質糧食賣給其他買家,並向配給卡持有者提供劣質糧食);
申請配給卡的過程冗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