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度經濟教程
- 印度經濟 - 首頁
- 印度經濟 - 簡介
- 印度經濟 - 規劃
- 印度經濟 - 部門
- 印度經濟 - 人口統計
- 印度經濟 - 人力資源
- 印度經濟 - 國民收入
- 印度經濟 - 貧困
- 印度經濟 - 食品安全
- 印度經濟 - 就業
- 印度經濟 - 基礎設施
- 印度經濟 - 農村發展
- 印度經濟 - 貨幣與銀行
- 經濟 - 政府預算
- 印度經濟 - 消費者權益
- 印度經濟 - 改革
- 印度經濟 - 開放
- 印度經濟 - 微觀經濟學
- 印度經濟 - 宏觀經濟學
- 經濟 - 可持續發展
- 印度經濟有用資源
- 印度經濟 - 線上測驗
- 印度經濟 - 線上測試
- 印度經濟 - 快速指南
- 印度經濟-有用資源
- 印度經濟 - 討論
印度經濟 - 消費者權益
介紹
我們所有人都是消費者,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會去市場購買產品;這一點無論我們購買20盧比的鹽還是50,000盧比的智慧電視都適用。
商家向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既是法律義務也是道德義務,而消費者有權購買優質產品。
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已經實施了各種法律、規則和條例。

提供不良、篡改、摻假或複製產品違反了消費者權益。這可能導致法律訴訟,並且賣家/生產者可能需要支付鉅額賠償。
消費者運動
印度的消費者運動作為一種“社會力量”,起源於保護和促進消費者利益,抵制不道德和不公平的貿易行為的必要性。這場運動旨在打擊諸如以下的不良行為:
- 食品短缺猖獗。
- 黑市交易。
- 食品和食用油摻假。
- 囤積等。
在印度政府頒佈了**1986年《消費者保護法》**(COPRA)之後,消費者權益才在法律上得到認可。
消費者的權利
COPRA規範所有商業行為並確保消費者的權利。
如果生產商/賣家行為不端並對任何消費者造成損害,則消費者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利要求賠償。並且,如果賣家不準備支付賠償金,受損消費者可以在消費者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法律,所有生產商和賣家都有責任提供各自產品的全部詳細資訊。例如,在藥瓶上,您可以找到生產日期、成分、製造商詳細資訊、有效期等(如下面的圖片所示)。

消費者有權獲得他們購買的產品的這些資訊(**知情權**)。
如果消費者發現藥劑師給他的藥已經過了有效期或是有假冒的,那麼他可以對藥品銷售者採取法律行動。
印度政府於2005年頒佈了《資訊權法》(RTI)以確保公民獲得公共資訊。
《資訊權法》是一套全面的規則和指南,確保並向(相關)公民提供關於政府部門運作的所有(詢問/所需)資訊。
相關部門(您提出查詢的部門)有義務在特定時間內提供所需資訊(您詢問的資訊);他們不能忽視您的查詢。
消費者法院
您可以提起消費者糾紛申訴的場所分為三個級別:

如果您的案件價值低於200萬,並且您對區消費者爭議處理論壇 (DCDRF) 的判決不滿意;您可以進一步向州級法院上訴,依此類推。
作為消費者,您必須充分了解自己的權利;為此,您需要**獲得知識和技能,成為一名知情的消費者**。
每年**12月24日**被定為“**全國消費者日**”,因為1986年《消費者保護法》是在這一天頒佈的。
問題
儘管COPRA已經實施多年,但仍有數十萬人無法行使自己的消費者權利;他們正在受到剝削。
許多消費者不知道自己的(消費者)權利,但也存在許多其他原因,例如腐敗、不當行為、消費者的疏忽等。
另一方面,在許多地方,賣家既不提供所購商品的憑證(收據),買家(消費者)也不索要;收據支援訴訟。
必須持有購買收據才能提起訴訟;每次購買東西時,都必須索取正確的購買收據。
為了克服這種情況,消費者需要自我更新,參與併為自己的權利而鬥爭。
作為一名負責任的消費者,也應該讓其他人意識到這一點;這是在民眾中傳播意識的最佳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