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 - 開發流程



在 MIS 中,資訊被視為與資本和時間一樣重要的主要資源。如果要有效管理這種資源,則需要管理層對其進行規劃和控制,以便資訊成為系統的重要資源。

  • 管理資訊系統需要良好的規劃。

  • 該系統應處理管理資訊,而不僅僅是資料處理。

  • 它應為管理規劃、決策和行動提供支援。

  • 它應支援不斷變化的業務管理需求。

MIS 實施中的主要挑戰包括:

  • 資訊的數量、內容和上下文——需要多少資訊以及它應該描述什麼。

  • 分析和呈現的性質——資訊的易理解性。

  • 資訊的可用性——頻率、同時性、按需或例行、定期或偶爾、一次性資訊或重複性資訊等等。

  • 資訊的準確性。

  • 資訊的可靠性。

  • 系統的安全性和身份驗證。

MIS 規劃

MIS 設計和開發過程必須成功解決以下問題:

  • 開發人員和系統使用者之間應有效溝通。

  • 使用者和開發人員之間對管理、流程和 IT 的理解應保持一致。

  • 瞭解不同職能領域管理人員的資訊需求,並將這些需求整合到單個整合系統中。

  • 建立一個涵蓋整個組織的統一 MIS 將導致更經濟、更快、更整合的系統,但是它的設計複雜性也會成倍增加。

  • MIS 必須與複雜的環境互動,該環境包含組織整體資訊系統中的所有其他子系統。因此,在組織的背景下理解和定義 MIS 的需求極其必要。

  • 它應該與環境變化、客戶需求變化和日益激烈的競爭保持同步。

  • 它應該以最佳方式利用快速發展的 IT 能力。

  • 安裝這種先進的基於 IT 的系統的成本和時間很高,因此不應頻繁進行重大修改。

  • 它不僅要照顧使用者(即管理人員),還要照顧其他利益相關者,例如員工、客戶和供應商。

一旦組織規劃階段結束,系統設計人員應為實現 MIS 目標和目標做出以下戰略決策:

  • 開發策略——例如:線上、即時批處理。

  • 系統開發策略——設計人員選擇系統開發方法,例如運營與職能、會計與分析。

  • 開發資源——設計人員必須選擇資源。資源可以是內部的或外部的,定製的或使用軟體包的。

  • 人力資源構成——員工應包括分析師和程式設計師。

資訊系統規劃主要包括:

  • 確定組織中資訊系統的階段。

  • 確定組織 IS 的應用。

  • 基於既定的演變標準,每個應用程式的演變。

  • 為這些應用程式建立優先順序排序。

  • 確定用於服務最高優先順序應用程式的 IS 的最佳架構。

Srrp Planing

資訊系統需求

下圖簡要概述了資訊需求分析的過程:

Information System Requirements

可以採用以下三種方法來確定為任何組織開發管理資訊系統時的需求:

  • 業務系統規劃 (BSP)——此方法由 IBM 開發。

    • 它確定組織的 IS 優先順序,並重點關注資料在系統中的維護方式。

    • 它使用支援多個應用程式的資料架構。

    • 它使用不同的矩陣定義資料類別,以建立組織、其流程和資料需求之間的關係。

  • 關鍵成功因素 (CSF)——此方法由麻省理工學院的 John Rockart 開發。

    • 它確定每個管理人員以及業務的關鍵業務目標和策略。

    • 接下來,它尋找這些目標背後的關鍵成功因素。

    • CSF 有效性的衡量成為定義資訊系統需求的輸入。

  • 目的/手段 (E/M) 分析——此方法由明尼蘇達大學的 Wetherbe 和 Davis 開發。

    • 它確定輸出的有效性標準和生成輸出的流程的效率標準。

    • 首先,它識別業務流程提供的輸出或服務。

    • 然後它描述使這些輸出對使用者有效的因素。

    • 最後,它選擇評估輸出有效性所需的資訊。

資訊系統分析與設計

系統分析和設計遵循上一章中討論的典型系統/軟體設計生命週期 (SDLC)。它通常會經過以下階段:

  • 問題定義
  • 可行性研究
  • 系統分析
  • 系統設計
  • 詳細系統設計
  • 實施
  • 維護

在分析階段,通常使用以下技術:

  • 資料流圖 (DFD)
  • 邏輯建模
  • 資料建模
  • 快速應用開發 (RAD)
  • 面向物件分析 (OOA)

資訊系統技術

資訊系統的技術需求可以分為:

  • 裝置

  • 資料中心繫統——它是提供企業內資料處理、儲存、網路、管理和分發的環境。

  • 企業軟體——這些是 ERP、SCM、人力資源管理等滿足組織需求和目標的軟體系統。

  • IT 服務——它指的是 IT 服務提供商透過人員、流程和資訊科技實施和管理高質量 IT 服務。它通常包括各種流程改進框架和方法,例如六西格瑪、TQM 等等。

  • 電信服務

系統測試規劃與執行

在系統完全投入執行之前,應對其進行全面測試以查詢錯誤。

測試計劃應包含每個測試的:

  • 目的
  • 定義
  • 測試輸入
  • 測試程式的詳細規範
  • 預期輸出的詳細資訊

應使用各種測試程式和資料測試每個子系統及其所有元件,以確保每個元件都能按預期工作。

測試必須包括系統使用者,以識別錯誤並獲得反饋。

系統執行

在系統投入執行之前,應注意以下問題:

  • 資料安全、備份和恢復;

  • 系統控制;

  • 測試系統以確保它在所有預期的業務情況下都能正常工作;

  • 使用的硬體和軟體應該能夠提供預期的處理能力;

  • 應保持系統的容量和預期的響應時間;

  • 系統應有良好的文件,包括:

    • 針對沒有經驗的使用者的使用指南,

    • 針對高階使用者的使用者參考或操作手冊,

    • 描述系統結構和架構的系統參考手冊。

系統完全投入執行後,應在其整個使用壽命期間對其進行維護,以解決執行中遇到的任何故障或困難,並可能進行一些小的修改以克服這些情況。

成功和失敗的因素

MIS 開發專案是高風險、高回報的專案。以下可以作為 MIS 開發成功和失敗的關鍵因素:

  • 它應該迎合特定且清晰的業務需求。

  • 高層管理人員應該完全相信、能夠並願意使用這樣的系統。理想情況下,高層管理人員應該為該系統指定一位負責人或贊助人。

  • 所有使用者,包括管理人員和其他員工,都應該成為系統開發、實施和使用的組成部分。

  • 應儘快釋出系統的可執行原型,以激發使用者的興趣。

  • 應該有良好的支援人員,具備必要的技術、業務和人際交往能力。

  • 系統應該簡單易懂,避免過於複雜。最佳實踐是不新增任何實體,除非有其用途和使用者。

  • 它應該易於使用和導航,並且具有較高的響應時間。

  • 實施過程應遵循明確的目標和時間表。

  • 所有使用者,包括高層管理人員,都應接受適當的培訓,以便他們能夠充分了解系統的內容和功能,並能夠將其用於各種管理活動,例如報告、預算、控制、規劃、監控等。

  • 它必須產生所有管理人員都能使用的有用輸出。

  • 系統應很好地整合到規劃、決策和監控的管理流程中。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