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IS 教程
- MIS - 首頁
- 主要企業應用
- MIS - 主要企業應用
- MIS - 簡介
- MIS - 企業資源計劃 (ERP)
- MIS - 客戶關係管理 (CRM)
- MIS - 決策支援系統 (DSS)
- 知識管理系統
- MIS - 內容管理系統 (CMS)
- MIS - 高階管理支援系統 (ESS)
- MIS - 商業智慧系統 (BI)
- 企業應用整合 (EAI)
- MIS - 業務連續性規劃
- MIS - 供應鏈管理 (SCM)
- MIS 有用資源
- MIS - 快速指南
- MIS - 有用資源
- MIS - 討論
MIS - 基本資訊概念
資訊可以定義為具有意義地解釋的資料。如果您看到一個號碼 1-212-290-4700,它本身沒有任何意義,這只是一種原始資料。但是,如果我們說電話:+1-212-290-4700,它就開始有意義了,它變成了一個電話號碼。如果我收集更多資料並有意義地記錄它,例如:
Address: 350 Fifth Avenue, 34th floor New York, NY 10118-3299 USA Tel: +1-212-290-4700 Fax: +1-212-736-1300
它就變成了非常有用的資訊——人權觀察組織紐約辦事處的地址,人權觀察是一個非營利性的非政府人權組織。
因此,從系統分析師的角度來看,資訊是一系列可以解釋為有用訊息的符號。
資訊系統是一個收集資料並傳播資訊的系統,其唯一目的是向用戶提供資訊。
資訊系統的目標是向用戶提供資訊。資訊系統根據使用該系統使用者的型別而有所不同。
管理資訊系統是一種資訊系統,它評估、分析和處理組織的資料,以產生有意義和有用的資訊,管理層可以根據這些資訊做出正確的決策,以確保組織未來的發展。
資訊定義
根據維基百科:
“資訊可以記錄為符號,或傳輸為訊號。資訊是任何影響可以解釋資訊的動態系統狀態的事件。
從概念上講,資訊是被傳達的資訊(話語或表達)。因此,廣義上講,資訊是“關於特定事實或情況的已溝通或接收到的知識”。資訊是不可預測的,並消除了不確定性。”
資訊與資料
資料可以描述為未經處理的事實和數字。單純收集的原始資料不能幫助決策。但是,資料是有組織、結構化和解釋以建立有用資訊系統的原材料。
資料定義為“以文字、影像、語音形式表示數量、動作和物件的非隨機符號組”。
資訊是被解釋的資料;在特定環境下,由組織、結構化和處理的資料建立。
根據戴維斯和奧爾森:
“資訊是被處理成對接收者有意義的形式的資料,並且在接收者當前或未來的行動或決策中具有實際或感知的價值。”

資訊、知識和商業智慧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資訊學院的雷·拉森教授提供了一個資訊層次結構,即:
資料——資訊的原材料。
資訊——由某人組織和呈現的資料。
知識——閱讀、聽到或看到並理解的資訊。
智慧——提煉和整合的知識和理解。
斯科特·安德魯斯解釋了資訊連續體如下:
資料——事實或資訊片段,或一系列事實或資訊片段。
資訊——從資料中辨別出的知識。
商業智慧——與組織的政策或決策相關的的資訊管理,尤其是在與戰略或運營目標相關聯時。
資訊/資料收集技術
最流行的資料收集技術包括:
調查——準備一份問卷以收集現場資料。
次要資料來源或檔案資料:透過舊記錄、雜誌、公司網站等收集資料。
客觀測量或測試——對主題進行實驗測試並收集資料。
訪談——系統分析師透過遵循嚴格的程式,並透過面對面訪談收集對一組預先設定的問題的答案來收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