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測試 - 退出標準



軟體測試是軟體開發生命週期(SDLC)的關鍵組成部分。但是,何時停止測試的決定非常重要,因為測試活動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軟體需要進入SDLC的下一階段。

什麼是退出標準?

退出標準由測試團隊在徵求專案中不同利益相關者(例如開發人員、產品經理、質量保證經理等)的反饋後定義。為了定義正確的退出標準,測試團隊應仔細審查軟體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所有利益相關者和團隊成員之間富有成效的溝通和合作有助於為軟體建立有效的退出標準。

退出標準描述了決定軟體是否滿足所有標準的關鍵質量指標。這些質量指標包括效能、穩定性、安全性、可用性、響應能力等引數,以及軟體在多大程度上根據需求工作等。退出標準還設定了明確的透過和失敗條件以及可接受的閾值限制,在該限制內,功能和非功能需求必須得到滿足才能被認為可以釋出。

退出標準通常記錄在測試計劃中,團隊或專案利益相關者中的任何人都可以檢視它們,並瞭解應該滿足哪些退出條件,以便軟體可以被認為已準備好供客戶使用。因此,退出標準是一組預先建立的上下文,在測試被認為完成並且專案可以進入SDLC的下一階段之前,需要滿足這些上下文。

退出標準還取決於測試計劃和確定的測試策略。它主要說明專案截止日期、預算、所有測試用例的完整執行、所有功能和非功能需求的覆蓋、所有高優先順序缺陷的關閉、成功的迴歸執行、所有型別的合規性、專案利益相關者的批准等。軟體退出標準在每個測試階段也得到維護。例如,單元測試階段的退出標準應在系統測試階段開始之前完成,依此類推。

哪些因素決定了退出標準?

軟體退出標準在測試計劃期間確定,並在徵求測試經理、開發人員和所有專案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後實施。此外,它會受到專案中採用的測試方法的影響。決定軟體退出標準的因素如下所列:

  • 軟體的規格和功能。
  • 分配給軟體的預算、資源和時間表。

軟體應用程式的測試退出標準也根據所有級別的測試(即單元測試、系統測試、系統整合測試和驗收測試)來決定。因此,退出標準可確保在不影響任何進度安排的情況下維護軟體的質量。

退出標準是什麼?

退出標準在不同的專案、組織、團隊等中有所不同。但一些常見的退出標準如下所列:

測試用例執行

測試計劃中決定的所有測試用例都應完成並記錄在案。為了完成測試過程,應該有一個最低百分比的透過測試用例,並且沒有關鍵的未關閉缺陷。

覆蓋率

測試用例的執行應達到測試和程式碼覆蓋率的最低百分比。

缺陷關閉

所有高優先順序缺陷都應關閉。開啟缺陷的總數應達到測試計劃中提到的某個特定數量,並且應予以延期。

迴歸執行

所有迴歸測試用例都應成功執行,並且由於新的程式碼更改不應引入任何缺陷。

合規性

測試過程應遵循行業標準、法規和合規性要求。

效能

軟體的構建應滿足所有非功能需求,包括效能、可擴充套件性、可用性、安全性等。

安全合規性

軟體應遵循所有安全標準和合規性要求,並驗證軟體中是否存在安全漏洞或弱點。

測試報告

測試報告應與專案利益相關者共享,其中包含有關所有測試活動、結果、任何未解決的問題、風險等的資訊。

利益相關者批准

測試活動應由所有利益相關者審查和批准,確認他們對整個過程感到滿意。

退出標準的重要性

退出標準對於確保軟體質量至關重要,並且能夠在不影響專案成功的情況下,對何時停止測試做出一致的決定。它建立了一個開放的測試流程和指南,所有專案干係人均同意這些流程和指南。

退出標準有助於計劃測試資源的分配。一旦滿足退出標準,測試資源就可以用於其他專案。透過分析測試退出標準,可以衡量測試流程的有效性。如果反覆無法滿足退出標準,則表明需要改進測試流程、增加資源等。

結論

本文總結了關於軟體退出標準教程的全面內容。我們從描述決定退出標準的因素、什麼是退出標準以及退出標準是什麼開始。這使您對軟體退出標準有了深入的瞭解。明智的做法是不斷練習您學到的知識,並探索與軟體測試相關的其他內容,以加深您的理解並拓寬您的視野。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