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測試 - 審計
整個軟體開發是一個詳盡的過程,它涉及到完整軟體的開發、測試和質量提升。為了實現這一點,需要定期進行審計,以瞭解軟體的整體健康狀況。
什麼是軟體審計?
軟體審計是指對軟體進行詳細分析,以評估其進展、質量、法規和標準。它主要檢查軟體的適用性,並檢查其所有方面是否按計劃進行。
軟體審計由外部或內部團隊進行。如果由外部團隊進行,則需要專門的預算和時間來完成流程。這可能會導致軟體開發的整體延遲。
定期進行內部審計是一個好習慣,以確保軟體符合所有法規、指南、許可證、標準等,以便組織將來不會因違反這些規定而面臨任何法律罰款。
軟體審計的好處
軟體審計的好處如下所示:
- 它有助於驗證測試過程並建議簡化方法。
- 它識別出軟體中開發的功能與需求之間的偏差。業務分析師和開發團隊之間可能存在溝通差距,這可能會導致軟體中的錯誤。審計有助於識別此類情況。
- 它確認軟體的開發是否符合指南、清單、標準等。它還檢測所有可能的風險並建議減輕風險的方法。
- 如果在任何過程中觀察到任何重大偏差,則會提供適當的反饋以進行改進。
軟體審計的目標
進行軟體審計的目的是根據合規性標準、指南、計劃和程式,對軟體產品和流程進行獨立評估。
正式審計的角色和職責
- 經理 - 經理決定需要審查的內容,並確保專案計劃中為所有必要的審查活動分配了足夠的時間。經理通常不參與實際的審查過程。
- 主持人 - 主持人,也稱為首席審查員,審查文件集。主持人將最終決定是否釋出更新的文件。
- 作者 - 作者是編寫者,負責開發要審查的文件。作者還負責修復任何已商定的缺陷。
- 記錄員/記錄員 - 記錄員出席審查會議並記錄會議期間發現的所有問題/缺陷/問題和未決事項。
不同型別的軟體審計
不同型別的軟體審計如下所示:
內部審計
它是在組織內部進行的。
外部審計
它是在組織外部進行的。
合規性審計
它用於驗證所有遵循的流程是否符合標準和規範。如果測試過程需要遵循其他指南、標準和合規性,則此類審計也會處理這些內容。
流程改進
這是為了檢查所有現有的流程,並發現其中的問題。如果在任何階段發現問題,則會建議改進。
根本原因分析
這是透過應用各種測試技術來識別問題根本原因。它針對需要額外審查並需要修復的特定問題進行。
軟體審計期間使用的不同指標
軟體審計期間使用的不同指標如下所示:
專案指標
它用於使用以下公式計算測試用例執行百分比:
% of test execution = (Total count of passed test cases + Total count of failed test cases + Total count of blocked test cases)/ Total count of test cases.
產品指標
它用於使用以下公式計算各種引數:
% of critical bugs = Total count of critical bugs/ Total count of bugs.
上述公式有助於確定軟體的現有質量。
Bug Distribution across modules = Total count of defects/ Total Functional areas.
上述公式有助於確定軟體中容易出現錯誤的模組,而不是其他模組。自然,在測試時應更多地關注這些模組。
錯誤優先順序分佈用於衡量整個測試過程的效率。與其他模組相比,優先順序較高的錯誤所在的模組需要首先進行測試。
人員指標
它用於計算以下列出的專案:
- 每個測試人員報告的缺陷數 - 它用於計算每個測試人員報告的缺陷數量及其類別,例如它們是迴歸缺陷還是新缺陷。
- 各個測試人員執行的測試用例數 - 它用於瞭解各個測試人員的整體績效。
如何執行軟體審計?
軟體審計是透過以下列出的步驟執行的:
- 明確提出審計的目標及其目的。透過明確說明問題陳述,我們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審計,並解決大多數問題。
- 分析完整的測試方法,並評估它是否按照開始流程之前商定的計劃和指南進行。
- 完成整個軟體的測試後,所有測試工件(即測試計劃、測試場景、測試用例、測試執行報告、缺陷、測試覆蓋率、可追溯性矩陣等)都將成為審查的一部分。
- 在測試過程的各個階段與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和團隊成員溝通,瞭解整體進度,也是審查工作的一部分。
結論
至此,我們完成了關於軟體審計教程的全面概述。我們從描述什麼是軟體審計、軟體審計的益處、軟體審計的不同型別、軟體審計中使用的不同指標以及如何執行軟體審計開始。這為您提供了對軟體審計的深入瞭解。建議您不斷練習所學知識,並探索與軟體測試相關的其他內容,以加深理解並拓寬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