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測試 - 邊界值分析



開發的軟體需要經過幾輪測試才能確認是否按照客戶方提供的需求構建。功能測試是一種測試型別,其中所有功能都根據客戶方共享的規範文件進行測試和驗證。邊界值分析 (BVA) 是功能測試的一種型別。

什麼是邊界值分析?

BVA 是一種黑盒測試型別,其中驗證是在有效和無效資料範圍的邊界值附近進行的。與等價分割槽中間相比,等價分割槽邊緣的軟體特性更容易發現錯誤。

因此,測試用例是使用進行測試的區域的外圍值設計的,以檢測更多缺陷。所有分割槽範圍都有最大值和最小值,這些最大值和最小值指向分割槽的邊界值。有效分割槽的邊界值稱為有效邊界值,無效分割槽的邊界值稱為無效邊界值。

什麼是邊界值?

邊界值包括邊界上的值、邊界上方(較低範圍)的值和邊界下方(較高範圍)的值。

讓我們以一個變數 x 的值從 1 到 10 的例子為例。

所以 x 的值在 1 ≤ x ≤ 10 的範圍內。應該測試的邊界值是 1、10、2 和 9。此外,在邊界中包含一箇中間值是一個好主意。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包含值 5。最終用於有效測試用例的值是 1、2、5、9 和 10。用於無效測試用例的值可以是 0 和 11。

對於每個變數,應考慮以下值進行測試:

  • 最小值或下限值。
  • 略高於最小值。
  • 標稱值或中間值。
  • 略低於最大值。
  • 最大值或上限。

什麼是單一故障假設?

當驗證同一軟體的多個變數時,則採用單一故障假設。將除一個變數以外的所有變數的值保持在其標稱值,並讓該變數取極值,這稱為單一故障假設。對於要驗證的 n 個變數,應該有 (4*n + 1) 個測試用例。

讓我們以兩個變數 a 和 b 為例。這些變數的值從 100 到 300,100 ≤ a ≤ 300 和 100 ≤ b ≤ 300。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正在驗證 a 並將其值選擇為 100(位於邊界),則 b 的值應設定為假定為正確或標稱值(並且不在邊界上),例如 200。

變數 a 的測試用例應具有以下值:

  • a = 100,b = 200
  • a = 101,b = 200
  • a = 299,b = 200
  • a = 300,b = 200

如果我們正在驗證 b 並將其值選擇為 100(位於邊界),則 a 的值應設定為假定為正確或標稱值(並且不在邊界上),例如 200。

變數 b 的測試用例應具有以下值:

  • a = 200,b = 100
  • a = 200,b = 101
  • a = 200,b = 299
  • a = 200,b = 300

除了為變數 a 和 b 編寫的上述 8 個測試用例之外,還應該有另一個測試用例包含這兩個變數的標稱值。因此,第九個測試用例應測試值 a = 200,b = 200。因此,對於要驗證的 n 個變數,應該有 (4*n + 1) 個測試用例。這裡我們總共設計了 9 個測試用例(n 的值為 2,因為有兩個變數 a 和 b)。

邊界值分析的缺點

BVA 的缺點如下所示:

  • 當軟體仍在開發中時,它效果很好。
  • 它沒有考慮變數的功能特性的性質。
  • 它只是一個基本級別的測試。

結論

這總結了我們關於軟體測試邊界值分析教程的全面介紹。我們從描述什麼是邊界值分析、什麼是邊界值、什麼是單一故障假設以及邊界值分析的缺點開始。

這將為您提供軟體測試邊界值分析的深入知識。明智的做法是不斷練習您所學到的知識,並探索與軟體測試相關的其他內容,以加深您的理解並拓寬您的視野。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