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iter() 函式



Python iter() 函式是用於從可迭代物件獲取迭代器的內建函式。可迭代物件是可以讓我們透過迭代訪問一個接一個專案的物件,例如列表元組字串等。

語法

以下是 Python iter() 函式的語法:

iter(object, sentinel)

引數

Python iter() 函式接受兩個引數:

  • object - 它表示一個物件,例如列表、字串或元組。

  • sentinel - 這是一個可選引數。當提供哨兵值時,迭代將持續進行,直到迭代器返回的值與哨兵值匹配。

返回值

Python iter() 函式返回一個迭代器物件。

iter() 函式示例

練習以下示例以瞭解如何在 Python 中使用 iter() 函式。

示例:使用 iter() 函式將列表轉換為迭代器

在下面的程式碼中,我們使用 iter() 函式將給定的列表轉換為迭代器物件,然後使用 next() 函式列印前兩個元素。

numericLst = [55, 44, 33, 22, 11]
iteration = iter(numericLst)
print("The first two items from the iterator is:")
print(next(iteration)) 
print(next(iteration))

以下是上述程式碼的輸出:

The first two items from the iterator is:
55
44

示例:iter() 函式與 for 迴圈結合使用

下面的程式碼演示瞭如何將 iter() 函式與for 迴圈結合使用。在這裡,我們將指定的列表轉換為迭代器物件後顯示其元素。

numericLst = [55, 44, 33, 22, 11]
iteration = iter(numericLst)
print("All items from the iterator are:")
for item in iteration:
   print(item)

上述程式碼的輸出如下:

All items from the iterator are:
55
44
33
22
11

示例:使用 iter() 函式將元組轉換為迭代器

在下面的程式碼中,建立了一個元組,然後使用 iter() 方法將其轉換為迭代器物件。此外,我們藉助“for”迴圈和“if”迴圈顯示了該物件的的前兩個元素。

fruitTuple = ("Grapes", "Orange", "Banana", "Apple")
iterator = iter(fruitTuple)
print("The first two items from the iterator are:")
counter = 0
for item in iterator:
   if counter < 2:
      print(item)
      counter += 1
   else:
      break

以下是上述 Python 程式碼的輸出 -

The first two items from the iterator are:
Grapes
Orange

示例:帶字串的 iter() 函式

iter() 方法也可以與字串一起使用,以一次顯示其一個字元,如下面的示例所示。

orgName = "TutorialsPoint"
iterator = iter(orgName)
print("The characters of the given string are:")
for item in iterator:
   print(item)

上述程式執行後,將顯示以下輸出 -

The characters of the given string are:
T
u
t
o
r
i
a
l
s
P
o
i
n
t
python_built_in_functions.ht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