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pow() 函式



Python 中的內建 pow() 函式用於計算一個數的冪。它接受兩個必需的引數:底數(即要將其提高到冪的數)和指數(即底數提高到的冪)。此外,它還接受一個可選的第三個引數 mod,用於執行模運算。該函式返回將底數提高到指數冪的結果,可選地對 mod 取模。

您可以將 pow() 函式與各種資料型別一起使用,包括整數、浮點數,甚至複數。它無需匯入任何其他模組即可使用。

除了 Python 中的內建 pow() 函式外,math 模組還提供了一個名為 math.pow() 的方法。雖然兩者都計算冪,但它們處理的資料型別和返回的結果型別有所不同。

語法

以下是 Python 內建 pow() 函式的語法:

pow(x, y, mod =1)

引數

以下是 Python 內建 pow() 函式接受的引數:

  • x - 用作底數的數字運算元。

  • y - 用作指數的數字運算元。

  • mod - 用作模運算分母的數字運算元。

返回值

如果指定了第三個引數 'z',則此方法返回 xy 模 z 的值。

示例

在下面的示例中,我們使用內建的 pow() 函式計算 23

x = 2
y = 3
result = pow(x,y)
print ("Result:", result)

輸出

它將產生以下輸出:

Result: 8

示例

模數引數檢索 pow(base, exp) % mod 的結果。

在下面給出的示例中,我們將數字 7 提高到 4 的冪,結果為 2401。由於我們使用三個引數 a、b 和 c 呼叫了 pow() 方法,因此第三個引數 8 將 2401 的結果相除並找到餘數。獲得的值四捨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數:

a = 7
b = 4
c = 8
res = pow(a,b,c)
print('The result is:', res)

輸出

執行以上程式碼時,我們將得到以下輸出:

The result is: 1

示例

在這裡,我們建立了一個由複數組成的底數。然後,我們使用 pow() 方法檢索結果:

# Creating the base
b = 5 + 9j
# Creating the exponent
exp = 3
# Printing the result 
result = pow(b, exp)
print("The result is:", result)

輸出

以下是以上程式碼的輸出:

The result is: (-1090-54j)

示例

如果我們將 3 個引數傳遞給此方法,則在使用複數或浮點數作為三個引數中的任何一個時,我們會遇到“TypeError”。這表示所有 3 個引數都必須是整數:

a = 7
b = 4
c = 8.2
res = pow(a,b,c)
print('The result is:', res)

輸出

以上程式碼的輸出如下: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Users\Lenovo\Desktop\untitled.py", line 4, in <module>
    res = pow(a,b,c)
TypeError: pow() 3rd argument not allowed unless all arguments are integers
python_built_in_functions.ht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