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math.atan() 方法



Python 的 math.atan() 方法返回一個數字的反正切值(以弧度表示)。

一個角度的反正切定義為正切函式的反函式。因此,反正切函式的定義域是正切函式的值域,即 [-infinity, infinity];其值域以弧度的形式給出。如果需要,可以使用 degrees() 方法將其轉換為度數。

注意 - 此函式無法直接訪問,因此我們需要匯入 math 模組,然後使用 math 靜態物件呼叫此函式。

語法

以下是 Python math.atan() 方法的語法:-

math.atan(x)

引數

  • x - 必須是數值。

返回值

此方法返回 x 的反正切值(以弧度表示)。

示例

以下示例演示了 Python math.atan() 方法的使用。在這裡,我們嘗試查詢 0、-1 和 1 的反正切值。

import math

zero = math.atan(0)
neg_one = math.atan(-1)
pos_one = math.atan(1)

print("Arc Tangent value of 0:", zero)
print("Arc Tangent value of -1:", neg_one)
print("Arc Tangent value of 1:", pos_one)

執行以上程式時,會產生以下結果:-

Arc Tangent value of 0: 0.0
Arc Tangent value of -1: -0.7853981633974483
Arc Tangent value of 1: 0.7853981633974483

示例

現在讓我們嘗試使用 degrees() 方法將上一個示例中方法獲得的返回值轉換為度數。

在此示例中,建立了三個包含值 0、-1 和 1 的物件。使用 atan() 方法,計算了這些物件的反正切值(以弧度表示);隨後使用 degrees() 方法將其轉換為度數。

import math

zero = math.atan(0)
neg_one = math.atan(-1)
pos_one = math.atan(1)

print("Arc Tangent value of 0:", math.degrees(zero))
print("Arc Tangent value of -1:", math.degrees(neg_one))
print("Arc Tangent value of 1:", math.degrees(pos_one))

執行以上程式後,結果如下所示:-

Arc Tangent value of 0: 0.0
Arc Tangent value of -1: -45.0
Arc Tangent value of 1: 45.0

示例

讓我們也嘗試將非標準正切比作為引數傳遞給此方法,以計算它們的反正切值。

import math

atan1 = math.atan(3.4)
atan2 = math.atan(-8.7)

print("Arc Tangent value of 3.4:", atan1)
print("Arc Tangent value of -8.7:", atan2)

現在,如果我們編譯並執行以上程式,則輸出將顯示如下:-

Arc Tangent value of 3.4: 1.2847448850775784
Arc Tangent value of -8.7: -1.4563560215248332
python_maths.htm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