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業倫理教程
- 商業倫理 - 首頁
- 商業倫理 - 導論
- 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
- 商業倫理 - 道德推理
- 職場倫理
- 商業倫理 - 員工與道德
- 個人層面上的倫理
- 職業道德與職場
- 商業倫理有用資源
- 商業倫理 - 快速指南
- 商業倫理 - 有用資源
- 商業倫理 - 討論
職業道德與職場
我們經常談論職業道德和員工對組織成功的貢獻。瞭解我們所說的這些問題很重要。為什麼有些組織的企業文化比其他組織更好?
現代組織是否需要考慮一些特定因素來重振其企業文化?要了解所有這些,我們必須考察“職業道德”問題,然後嘗試將其應用於組織的文化。
什麼是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的困境普遍存在,但自從千禧年之交以來,隨著安然和世通等公司醜聞的爆發,導致整個公司倒閉,它才成為焦點。倫理現在已成為許多專業課程的必修科目。然而,人們仍然覺得難以應對他們稱之為“職業道德”的挑戰。
馬克斯·韋伯於1904年首次創造了職業道德一詞。他說,無論你是伐木工還是農民,只要盡職盡責,你都能找到慰藉。勤奮、節儉、誠實、毅力和正直等真正的美德構成了職業道德的核心。
“職業道德”中包含的所有價值觀都要求我們具有一定的自我犧牲精神,或將自己奉獻於工作。
超越自我
當一個組織想要談論職業道德方面的問題時,首先需要詢問組織文化是如何貢獻的。只有當人們致力於他們相信的事業時,他們才會盡其所能。他們必須看到一些超越他們自身的東西。
如果組織真的想看到人們來上班並無條件地盡職盡責,他們需要理解員工對更高目標的這種無聲需求。因此,組織需要定義其願景、使命和戰略,以激勵員工。這被稱為組織的善意意圖。
有動力的員工通常會找到為公司工作的熱情。這些人來上班是為了讓他們的組織實現其目標,支援他們的同事和組織取得成功,賦能他們的下屬,並提升自己。
當員工感到他們正在為更大的目標而工作時,他們會自動尋求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貢獻。他們感到自己對組織的貢獻很重要。他們不會覺得他們只是為了報酬而工作,這對組織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就。
在辦公時間處理個人事務
員工經常在辦公室工作中花費大部分工作日時間。有時,他們可能會忍不住在辦公時間處理個人事務。此類行為可能包括使用公司電話預約醫生、使用僱主的電腦預訂旅遊套餐,或有時在辦公時間安排兼職業務的電話。

迫在眉睫的倫理困境非常清楚——員工濫用僱主,在公司時間處理自己的業務。但是,如果你知道你的孩子生病了怎麼辦?那麼,使用公司電話去看醫生是可以的嗎?因此,最常見的經驗法則是,與人力資源經理或主管核實,瞭解根據公司政策哪些行為構成違規行為。
剽竊他人成果
員工經常必須團隊合作才能制定營銷活動,或開發新的銷售產品或微調創意服務,但小組中的每個人對最終產品的貢獻並不相同。如果三人團隊中的兩名成員完成了所有工作,這是否意味著這兩名成員需要要求獲得應有的認可,同時指出特定成員什麼也沒做。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但棘手的問題。以負面方式挑出同事可能會引起反感。如果所有員工都接受同等份額的榮譽,即使只有少數人做了實際工作,也會發生類似的事情。
解決此類問題的最佳方法是從一開始就避免這種情況。團隊成員應確保團隊所有成員都執行某些任務以幫助完成專案。
騷擾行為
員工通常不瞭解如果他們看到一個同事騷擾另一個同事(精神上、性上或身體上),他們應該怎麼做。員工在試圖舉報上司的騷擾行為時,不得不擔心自己的工作。他們可能會擔心,如果他們舉報不當行為,可能會被貼上麻煩製造者的標籤。
最佳方法在於通常制定公司員工手冊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工作是告訴員工,他們不會因為舉報騷擾行為或不當行為而受到處罰。
解決職場困境的方案
當員工需要根據他們自己的原則在對與錯之間做出選擇時,職場中的道德和價值觀問題往往難以處理。瞭解如何實施職場倫理政策的精明的僱主通常已為勞動力中潛在的利益衝突、價值觀和文化衝突做好了充分準備。
然而,管理倫理問題需要對可能存在危險或非法的事件採取穩定和謹慎的方法。
步驟1:記錄問題
根據貴公司的理念、使命宣言和行為指南制定職場政策。
將該政策納入您的績效管理計劃,以追究員工行為的責任。
提醒員工有責任遵守其工作績效以及與同事和主管互動的專業標準。
修改員工手冊以包含任何缺失的政策,並將修改後的手冊提供給員工。
獲得員工的書面確認,證明他們已收到並理解了職場倫理政策。
步驟2:維護價值觀的培訓和指導
為員工提供倫理培訓。
提供有關如何處理和解決倫理困境的指導。
體驗式學習或角色扮演可以用作促進職場倫理培訓的有效方法。
提供職場倫理模擬的示例,例如挪用公司資金、不當的職場關係等。
步驟3:採取有效措施
指定一名負責處理員工有關職場倫理問題的負責人。
考慮您的組織是否也需要倫理熱線,這是一項機密的員工福利服務,員工可以在需要時聯絡。
機密熱線確保員工的匿名性,這是“吹哨”行為的一個問題。
步驟4:法律和隱私角度
研究並適用與吹哨相關的聯邦、州和市政勞動和就業法。
避免與吹哨相關或員工權利受吹哨法或公共政策保護時做出停職、解僱決定。
尋求法律建議,瞭解員工報告的職場倫理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增加貴組織的法律責任。
法律角度
根據德克薩斯州吹哨人法案,如果僱主基於員工出於善意提出與職場倫理相關的投訴而採取報復行動,公共部門員工可能有權獲得賠償。
該法案授予“[a]聲稱其停職、解僱或其他不利人事行動是對其善意舉報違法行為的報復的公共僱員,有權起訴索賠損害賠償和其他救濟”。
步驟5:保持標準不變
在處理員工對職場倫理的擔憂時,始終如一地執行職場政策。
在任何情況下都使用相同的標準,無論員工所涉及的意圖、嚴重性或職位如何。
向所有員工傳達相同的規則——無論是高管還是一線生產崗位。
以公司政策的相同解釋來處理每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