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業倫理教程
- 商業倫理 - 首頁
- 商業倫理 - 簡介
- 商業環境的變化
- 商業倫理 - 道德推理
- 職場倫理
- 商業倫理 - 員工與道德
- 個體層面的倫理
- 職業道德與職場
- 商業倫理有用資源
- 商業倫理 - 快速指南
- 商業倫理 - 有用資源
- 商業倫理 - 討論
商業倫理 - 簡介
倫理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學科,與道德原則和社會價值觀相關。“商業倫理”可以被定義為對可能存在爭議的商業政策和實踐的研究,例如公司治理、內幕交易、賄賂、歧視、企業社會責任和受託責任。
企業必須遵守一些基本原則。它應該以合理的價格向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它還必須避免摻假、誤導性廣告和其他不公平的商業行為。

企業還必須履行其他職責,例如分配公平的工資、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不剝削工人、鼓勵競爭等。
商業倫理 – 定義
商業倫理有很多定義,但安德魯·克萊恩和雷蒙德·C·鮑姆哈特給出的定義被認為是最恰當的。
根據克萊恩的說法,“商業倫理是對商業情境、活動和決策的研究,其中涉及對是非問題的探討。”
鮑姆哈特定義道,“商業倫理是責任倫理。商人必須承諾不會故意造成傷害。”
商業倫理的特徵
商業倫理有八個主要特徵:
行為準則 - 商業倫理實際上是一種行為準則的形式。它讓我們知道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企業必須遵循這種行為準則。
基於道德和社會價值觀 - 商業倫理是一門基於道德和社會價值觀的學科。它提供了一些道德和社會原則(規則)來指導商業行為。
保護社會群體 - 商業倫理保護各種社會群體,包括消費者、員工、小型企業主、政府、股東、債權人等。
提供基本框架 - 商業倫理是正確開展業務的基本框架。它構建了企業必須在其中運營的社會、文化、法律、經濟和其他限制。
自願性 - 商業倫理旨在成為自願的。它應該是自我實踐的,不應受法律強制執行。
需要教育和指導 - 商人應該接受關於商業倫理的適當教育和指導。行業協會和商會應在這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相對性術語 - 商業倫理是一個相對的術語。它因企業而異,也因國家而異。
新概念 - 商業倫理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發達國家對商業倫理的接觸更多,而貧窮和發展中國家在應用商業倫理原則方面相對落後。
商業倫理原則
商業倫理原則與消費者、員工、投資者和當地社群等社會群體相關。商業倫理的重要規則或原則如下:
避免剝削消費者 - 不要透過人為提高價格、摻假等手段欺騙和剝削消費者。
避免暴利 - 必須避免囤積、黑市交易、銷售違禁或有害商品以獲取暴利等不道德的商業活動。
鼓勵良性競爭 - 必須鼓勵能夠為消費者帶來一定好處的良性競爭氛圍。
確保準確性 - 必須遵循向消費者供應商品的稱重、包裝和質量的準確性。
定期納稅 - 必須誠實並定期向政府繳納稅款和其他稅費。
進行審計 - 必須管理好適當的商業記錄和賬目。所有授權人員和當局都應能夠訪問這些資訊。
公平對待員工 - 必須為員工提供公平的工資或薪酬、福利和獎勵。
保持投資者知情 - 股東和投資者必須瞭解公司的財務和其他重要決策。
避免不公正和歧視 - 避免對員工進行任何形式的不公正和偏袒。應避免基於性別、種族、宗教、語言、國籍等方面的歧視。
杜絕賄賂和腐敗 - 不要向有影響力的人贈送昂貴的禮物、佣金和回扣。
反對秘密協議 - 與其他商人達成秘密協議以影響生產、分配、定價等是不道德的。
服務優先於利潤 - 接受“服務優先,利潤次之”的原則。
實行公平的商業行為 - 企業應公平、人道、高效和充滿活力,為消費者提供一定的好處。
避免壟斷 - 不應實行私人壟斷和經濟力量集中。
滿足客戶期望 - 根據客戶的需求、需要和期望調整您的業務活動。
尊重消費者權利 - 尊重消費者的基本權利。
承擔社會責任 - 履行對社會的責任。
滿足消費者需求 - 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為企業的首要目標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所有業務運營都必須具有此目標。
服務動機 - 服務和客戶滿意度應比利潤最大化獲得更多關注。
最佳化資源利用 - 確保最佳化資源利用,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商業意圖 - 使用允許的合法和神聖的手段開展業務。避免非法、不道德和邪惡的手段。
遵循伍德羅·威爾遜的規則 - 商業倫理有四個重要原則。這四條規則如下:
公開原則 - 根據這一原則,企業必須清楚地告訴人們它打算做什麼。
等價價格原則 - 客戶應該獲得與其金錢相稱的適當價值。不應以高價出售低於標準、過時和劣質商品。
商業良心原則 - 商人必須在做生意時有良心,即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道德意識。
服務精神原則 - 企業必須重視服務動機。
不道德商業行為的例子
Satyam Computers,一家全球IT公司,在參與欺詐性財務活動的臭名昭著的公司名單中聲名狼藉。該名單包括安然、世通、百樂嘉利、阿霍德、愛爾蘭聯合銀行、軸承和基德皮博迪等名稱。
Satyam 的執行長拉馬林加·拉朱承認自己在廣泛的會計違規行為中扮演的角色,該行為誇大了公司的淨收入和利潤。該公司此前報告的現金儲備約為 10.4 億美元,實際上只存在於賬簿上,而不是現實中。

在拉朱寫給董事會的信中,他揭露了欺詐行為,並展示了欺詐行為的傾向。他指出,“實際運營利潤與反映在會計賬簿上的利潤之間的最初微小差距,多年來持續擴大。它已達到難以控制的程度……”
後來,他將這一過程描述為“就像騎老虎一樣,不知道如何在不被吃掉的情況下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