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 和 △DBC 是以 BC 為底的兩個等腰三角形,頂點 A 和 D 在 BC 的同側(見圖 7.39)。如果 AD 的延長線與 BC 相交於 P,證明:
(i) △ABD ≅ △ACD
(ii) △ABP ≅ △ACP
(iii) AP 平分∠A 和∠D。
(iv) AP 是 BC 的垂直平分線。
"
已知
△ABC 和 △DBC 是以 BC 為底的兩個等腰三角形,頂點 A 和 D 在 BC 的同側。AD 的延長線與 BC 相交於 P。
要求
我們需要證明:
(i) △ABD ≅ △ACD
(ii) △ABP ≅ △ACP(iii) AP 平分∠A 和∠D。
(iv) AP 是 BC 的垂直平分線。
解答
(i) 我們知道:
邊邊邊全等定理指出: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個邊分別等於另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對應邊,那麼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考慮△ABD 和△ACD
已知:
△ABC 和 △DBC 是等腰三角形,
這意味著:
AB=AC,BD=CD
因為 AD 是公共邊
AD=AD
因此:
△ABD ≅ △ACD
(ii) 考慮△ABP 和△ACP
已知:
△ABC 是等腰三角形,
這意味著:
AB=AC
因為 AP 是公共邊
我們得到:
AP=AP
我們也知道: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部分相等:如果兩個三角形全等,則它們的對應角和對應邊都相等。
因此:
∠PAB=∠PAC。
因此:
根據邊角邊全等定理
如果兩個三角形的一對對應邊和它們所夾的角分別相等,那麼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因此,△ABP ≅ △ACP。
(iii) 我們知道: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部分相等:如果兩個三角形全等,則它們的對應角和對應邊都相等。
因此:
∠PAB=∠PAC (因為△ABD ≅ △ACD)
已知:
AP 平分∠A…(i)
考慮△BPD 和△CPD
我們也知道:
邊邊邊全等定理指出: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個邊分別等於另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對應邊,那麼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因為 PD 是公共邊。
我們得到,PD=PD
因為△DBC 是等腰三角形,我們得到:
BD=CD
根據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因為△ABP ≅ △ACP
因此我們得到:
△BPD ≅ △CPD
因此,∠BDP=∠CDP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ii)
現在,比較(i)和(ii),我們可以說 AP 平分∠A 和∠D。
(iv) 考慮△BPD 和△CPD
我們知道: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部分相等:如果兩個三角形全等,則它們的對應角和對應邊都相等。
因此:
∠BPD=∠CPD
並且 BP=CP…(i)
我們也知道:
一條直線上的角之和為 180°
∠BPD+∠CPD=180°
因為∠BPD=∠CPD
我們得到:
2∠BPD=180°
∠BPD=180°/2
∠BPD=90°…(ii)
從(i)和(ii)我們可以說:
AP 是 BC 的垂直平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