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卓越的營銷策略


品牌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如今的消費者擁有過多的選擇。全球各個競爭品牌之間擁有類似或相同的商品。如今,競爭對手不僅僅是你的鄰近品牌,而是網際網路上的所有品牌。面對資訊和促銷內容的過載,消費者已經選擇視而不見。

所謂“視而不見”,是指即使你向顧客展示促銷內容,或者在他們全神貫注收聽的節目中插播廣告,如果你在促銷內容之後詢問他們產品或品牌名稱,他們也記不起來。這就是著名的“聽見和聽見”問題。他們對促銷內容視而不見,因此,品牌迫切需要推出創新的促銷內容來推廣其產品。

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耐克品牌採取的各種創新和創意營銷舉措,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消費者和觀眾的購買決策或品牌認知。

耐克品牌——Just Do It

耐克品牌始於1962年,最初名為藍絲帶體育公司,由菲利普·奈特創立。公司的理念或價值觀是為運動員設計運動鞋和運動器材,由運動員設計運動鞋和運動器材。耐克目前的重點是提升和維護這一形象。該品牌的 主要競爭對手是阿迪達斯、彪馬、安德瑪和斯凱奇。

耐克品牌營銷策略詳情

耐克始終相信,使用具有良好形象和勤奮個性的知名或新興運動員作為其品牌的促銷內容或代言人和大使。

“影響力金字塔”是其營銷策略的核心。這意味著只有當公眾或運動員看到傑出的運動員使用該產品時,才會考慮該品牌的 產品,或受到影響而做出有利於耐克的購買決策。如果一個人對打網球或籃球感興趣並關注這項運動,他們會更喜歡他們最喜歡的運動員穿著的品牌。這就是該品牌幾十年來一直在使用的簡單邏輯。

該品牌的重點是鞋類、手錶、籃球器材、足球和足球器材、男女訓練和極限運動。

耐克多年來在各個體育領域簽約的著名運動員

耐克明白,雖然其主要業務在於生產跑鞋,但它不能忽視體育器材、運動配件以及最重要的運動服裝的潛在和不斷增長的市場。因此,多年來,該品牌與眾多知名且敬業的運動員合作,擔任其品牌大使。我們將列舉其中一些,以便更好地理解這一概念:

  • **1985年與邁克爾·喬丹合作推廣籃球**——耐克簽約喬丹時,他還是一位新興運動員。Air Jordan籃球鞋在第一年就創造了超過$1億的收入。銷量大幅飆升,公司的形象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 **1988年推出“Just Do It”廣告宣傳活動,共12個廣告片**——該活動的目的在於透過體育運動來推廣一種自我賦權的態度。該活動在12個不同的廣告片中都有體現,並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這項活動耗資約$2000萬,但非常值得。

  • **網球運動員莎拉波娃、費德勒和納達爾**——耐克希望擴大其在網球鞋類和服裝行業的市場份額。該公司贊助了費德勒和納達爾兩位球員在2008年溫布林登比賽中從頭到腳的全部運動裝束。該公司推出了一個時長5分半鐘的耐克廣告,價值$1060萬。

  • **科比·布萊恩特和勒布朗·詹姆斯**——為了推廣其籃球鞋和服裝,耐克與科比·布萊恩特和勒布朗·詹姆斯合作。

  • **老虎·伍茲和高爾夫**——他是耐克高爾夫配件和鞋類的品牌代言人。耐克與老虎的合作創造了超過$5.23億的業務,改變了當今高爾夫球手的著裝和比賽方式。

  • **耐克與2008年夏季奧運會**——耐克的主要競爭對手阿迪達斯是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贊助商,但耐克憑藉其積極的營銷策略,不僅贏得了中國人民的心,也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產生了影響。該公司贊助了包括大多數中國隊在內的多個團隊和運動員,並在比賽期間播放了展示奧運運動員的廣告。成功地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並提升了銷量。

耐克及其品牌大使

耐克品牌也以即使運動員失利也會與其保持聯絡而聞名。例如,當運動員表現不佳時,像老虎·伍茲和科比·布萊恩特這樣的球員會立即切斷聯絡。例如,2012年,腳踏車運動員蘭斯·阿姆斯特朗被證實在巔峰時期使用藥物,耐克發表宣告稱,他們絕不贊成或支援使用違禁藥物。

耐克和地域擴張

耐克還意識到,要進入不同的地理位置,他們必須改變他們參與的運動以及他們在營銷策略中的溝通方式。美國的營銷策略在歐洲、亞洲和南美洲被認為過於激進。耐克根據地域進行了調整,並進入了橄欖球、板球、高爾夫、網球、籃球等領域。

耐克和體育與健身領域的人工智慧

耐克品牌也努力跟上最新的技術潮流,例如革命性的跑步應用程式Nike+、Nike+籃球、Nike+Kinect和Nike+Fuelband。

該公司還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紮根。該公司回收舊鞋,並將它們製成新鞋,以回饋社群,但你永遠不會看到該公司為此做廣告。耐克之所以這樣做而不做宣傳,主要原因是品牌認為這會分散注意力。

耐克希望將自己定位為運動員設計的運動員品牌,如果他們將可持續發展等理念納入其中,將會讓顧客感到困惑。如今,耐克品牌已進入170多個國家,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總資產約為1901.6億美元。消費者對該品牌的評價也很好,耐克目前擁有超過1億會員。

更新於:2023年4月12日

瀏覽量:312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