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匯交易教程
- 外匯交易 - 首頁
- 外匯交易 - 簡介
- 外匯市場的結構
- 主要貨幣和交易系統
- 市場分析型別
- 外匯市場種類
- 外匯交易的好處
- 外匯市場背後的驅動力
- 基本面市場力量
- 技術指標
- 趨勢、支撐位和阻力位的形態研究
- 價格形態中的技術策略
- 震盪指標背離
- 通貨膨脹的作用
- 商品關聯
- 倉位規模和資金管理
- 外匯風險
- 交易規則
- 外匯交易有用資源
- 外匯交易 - 快速指南
- 外匯交易 - 有用資源
- 外匯交易 - 討論
主要貨幣和交易系統
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受一系列宏觀經濟狀況以及世界經濟形勢的影響。宏觀指標,如經濟指標(GDP增長、進出口)、社會因素(失業率、國家基礎設施或房地產市場狀況)以及國家央行(如印度的RBI)的政策,是決定貨幣在外匯市場上價值的關鍵因素。
主要貨幣
在本節中,我們將學習六種主要貨幣的不同特徵。
美元
美元在全球外匯市場佔據主導地位。美元是評估外匯交易中任何其他貨幣的基準或通用貨幣。幾乎所有貨幣通常都以美元計價。
美元目前佔所有外匯市場交易的約86%。大多數商品(金屬、石油等)的交易價格都以美元計價;因此,這些商品的供求任何波動都會直接影響美元的價值。這發生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當時油價暴跌,歐元/美元匯率攀升至1.60。
由於美元被認為是避險貨幣。因此,當經濟狀況惡化時,投資者會轉向美元。
歐元(EUR)
歐元是外匯市場上第二大主導貨幣。與美元一樣,歐元也因歐元區成員國而擁有強大的國際認可度。
歐元被歐盟18個成員國使用,目前佔所有外匯交易的近37%。
影響歐元價格接受度的主要因素通常基於使用共同貨幣的經濟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如法國和德國。歐元價格取決於關鍵國家(如德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歐洲中央銀行、失業率和出口資料。
歐元是所有歐洲國家的共同貨幣,這些國家之間的經濟存在差異,這在2011年債務危機期間得到了體現。這限制了歐元在全球外匯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在出現問題時,歐盟領導人難以找到對大經濟體和小經濟體都有利的共同解決方案。
日元(JPY)
日元是亞洲外匯市場上交易量最大、最主要的貨幣。它是外匯市場上第三大最受歡迎或交易量最大的貨幣,佔世界外匯交易的近20%。對日元的自然需求主要來自日本企業集團,即經濟和金融集團。日本股市,即日經指數和房地產市場與日元(JPY)的波動性相關。
由於日本經濟主要是一個工業出口型經濟體,因此在風險厭惡情緒席捲市場時,日元(JPY)被交易者和投資者視為避險貨幣。日本的低利率使交易者能夠以低成本借款並在其他國家投資。
日元的貨幣風險與該貨幣的持續貶值和該國央行的干預有關。由於日本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因此央行一直在努力削弱其貨幣。
英鎊(GBP)
英鎊是英國的貨幣。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英鎊在金融市場上的主導地位與今天的美元相同,並且是參考貨幣。英鎊(GBP)與歐元和美元的交易量很大,但與其他貨幣的交易量較少。
英鎊(GBP)是國際上第四大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全球外匯市場中約有17%的交易透過英鎊進行。由於倫敦被認為是全球外匯市場中心,因此全球34%的外匯交易都透過倫敦金融城進行。
影響英鎊的基本面因素與英國經濟及其對世界的影響一樣複雜多變。通貨膨脹、國家GDP和住房市場影響著英鎊的價值。
外匯交易員有時會使用英鎊作為歐元的替代品,尤其是在歐盟的問題變得過於嚴重時。
瑞士法郎(CHF)
瑞士法郎是瑞士的貨幣和法定貨幣。法郎的貨幣程式碼為CHF,最受歡迎的瑞士法郎匯率是CHF/EUR貨幣對。它也是主要歐洲國家中唯一一個既不屬於歐盟也不屬於七國集團的貨幣。儘管瑞士經濟規模相對較小,但瑞士法郎是外匯市場上交易的四大主要貨幣之一,這與瑞士經濟和金融的實力和質量密切相關。
瑞士法郎也被認為是避險貨幣,在風險厭惡時期,投資者會轉向它:瑞士經濟及其外匯儲備,主要是黃金(世界第七大儲備),增加了該貨幣的可信度。
瑞士法郎價格取決於央行政策。由於流動性不足,瑞士法郎的波動性往往比其他主要貨幣更大。
加拿大元(CAD)
加拿大元是一種受商品驅動的貨幣。這是因為加拿大經濟是出口導向型經濟,主要出口產品是原油。因此,加拿大元的匯率受原油價格的影響。
全球經濟增長和科技進步有助於使加拿大元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外匯上的不同交易系統
在全球外匯市場上,交易的方式多種多樣。外匯市場中常用的交易系統如下所述 -
與經紀人交易
外匯經紀人或外匯經紀人,也稱為貨幣交易經紀人,與股票或商品經紀人不同,不持有頭寸。這些經紀人的主要作用是為銀行服務。他們充當中間人,以佣金價格買賣貨幣。
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大多數外匯經紀人透過電話使用開放式交易系統來執行訂單。經紀人桌子上有一個麥克風,它會持續地將他在直線電話上溝通的所有內容傳輸到銀行揚聲器盒中。這樣,銀行也能收到所有業務訂單。
在外匯經紀人使用的開放式交易系統中,交易者能夠聽到所有報價;無論是執行買價還是接受賣價(賣價);以及隨之而來的價格。對交易者隱藏的是特定買價和賣價的數量以及顯示價格的銀行名稱。價格是保密的,買賣雙方是匿名的。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許多經紀人允許客戶透過電子平臺(主要是透過其專有軟體)和計算機應用程式訪問其賬戶並進行交易。
直接交易
直接交易基於互惠的經濟學原理。貨幣市場的所有參與者——一家銀行,設定價格,認為另一家銀行會在轉向它時以互惠的方式回覆,設定自己的價格,當他們轉向該銀行時。與經紀人市場交易相比,直接交易提供了更大的行動自由。有時交易者會利用這一特性。
以前,直接交易透過電話進行。這導致了無法識別和糾正的錯誤。20世紀80年代中期見證了從直接交易到交易系統的轉變。
交易系統是連線全球參與銀行的計算機。每臺計算機都連線著一個終端。透過交易系統連線到銀行比透過電話連線快得多。交易系統每天都在變得更加安全。交易系統的效能以其速度、安全性和可靠性為特徵。交易者始終可以透過其終端/顯示器上變化的資訊進行視覺接觸。與在切換期間、在談話期間被聽到相比,他更習慣於此資訊。
許多銀行結合使用經紀人和直接交易系統。同一銀行可以使用這兩種方法,但不能在同一市場中使用。
匹配系統
與交易系統相比,匹配系統完全不同。匹配系統是匿名的,個體交易者與市場其餘部分交易,類似於經紀人市場中的交易,但與交易系統不同,在交易系統中,交易不是匿名的,並且是一對一進行的。與經紀人市場不同,沒有個人將價格帶入市場,並且流動性有時會受到限制。
匹配系統的不同特性——速度、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像我們擁有的交易系統一樣。匹配系統的一個優勢是信貸額度由系統自動管理。
在銀行間市場,交易者以互補的方式直接與交易系統、匹配系統和經紀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