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規工人與勞動法
在印度,相當一部分勞動力屬於非正規或非組織化勞動力的範疇。根據國家抽樣調查組織 (NSSO) 的一項調查,2009-10 年,全國共有 4650 萬人就業,其中約 280 萬人在有組織部門工作,其餘 4370 萬人在非組織部門工作。農業部門僱用了 2.46 億非正規人員,建築部門僱用了 4400 萬人,製造業和服務業僱用了其餘人員。
字典將經濟中的非組織化部門描述為規模不大、不重要的家庭作坊式行業。手工藝品、手工業工作、鄉村和手紡企業(如手織行業)、捲菸製造、香製作、手工造紙和火柴盒行業等都可能出現在印度經濟的非組織化部門。
非正規工人的含義
根據 2008 年《非正規工人社會保障法》第 2(m) 條,"非正規工人"一詞是指家庭工人、個體戶或非組織化部門的工資工人。它包括有組織部門公司的員工,但不受 2008 年《非正規工人社會保障法》附表二中列出的任何福利法保護。90% 的印度工人是非正規工人,他們控制著該國的勞動力市場。
非正規勞動力分類
根據職業、工作型別,特別是困難群體和服務類別,印度政府勞工部將非正規勞動力劃分為四類:
根據職業 - 此類別包括小農和邊緣農民、無地農業工人、佃農、漁民、從事畜牧業、捲菸、貼標和包裝、建築和施工工人、皮革工人、織工、手工藝人、鹽工、在磚窯和採石場工作的人員、在鋸木廠和油廠工作的人員等。
根據就業性質 - 此類別包括合同工和臨時工、流動工人、附屬於農業的工人和契約勞工。
根據特別困難群體的條款 - 此類別包括椰樹汁採集者、清道夫、裝卸工、肩挑手扛工人和動物驅動車輛的駕駛員。
根據服務條款 - 此類別包括助產士、家庭傭工、漁民和婦女、理髮師、蔬菜和水果商販、報販等。
非正規工人的問題
印度 90% 的勞動力在非組織化部門工作。他們面臨著許多問題,因為他們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儘管該經濟部門做出了貢獻,但仍面臨著諸多困難。具體如下:
低工資
社會上報酬最低的工人是非組織化工人。非組織化勞動力沒有獲得同等工作同等報酬。他們沒有獲得額外的激勵、津貼、獎金或福利。
缺乏獲取基本便利設施的機會
除了擁擠和環境骯髒外,非組織化工人的工作場所還缺乏基本的水和衛生設施。他們佔據狹小的空間,過度擁擠。這些工人的子女被剝奪了教育、醫療保健和營養等基本需求。
缺乏關於工作場所安全的知識
大多數非組織化工人不知道其工作場所的危害。他們不知道工廠粉塵、有害化學物質或舊機器產生的巨大噪音帶來的重大風險。他們會遇到聽力、眼睛、皮膚、肌肉骨骼系統、頭痛和心血管系統方面的問題。
剝削
非組織化行業的工人比有組織部門的工人受到的保護更少。他們最終成為虐待、剝削和飢餓的最慘受害者。特別是婦女和兒童工人,她們的工作報酬與其工作量不相符,而且幾乎沒有求助途徑。
印度政府關於非正規工人的法律和政策
儘管非正規工人對國民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他們卻遭受著各種問題。為了解決非正規工人面臨的複雜問題,印度政府實施了許多計劃、法規和法律,以確保社會勞動群體獲得社會保障。獨立後,許多社會保障措施以國家政策指導原則 (DPSP) 的形式被納入印度憲法。
此外,為了保護工人的利益,印度政府頒佈了許多法律,包括《工業糾紛法》(1947 年)、《煤礦公積金及雜項條款法》(1948 年)、《最低工資法》(1948 年)、《僱員公積金及雜項條款法》(1952 年)、《產假福利法》(1961 年)、《合同工法》(1970 年)、《支付退休金法》(1972 年)和《建築工人法》(1996 年)。但這些法律幾乎沒有惠及和保護非組織化工人。因此,印度政府通過了 2008 年《非組織化工人社會保障法》,其唯一目的是為印度的非組織化工人提供社會保障。
2008 年《非組織化工人社會保障法》
印度政府通過了 2008 年《非組織化工人社會保障法》,旨在支援非組織化工人獲得社會保障。該法案專門針對非組織化工人,實施有關生命和殘疾、健康和生育福利、老年保障以及中央政府規定的任何其他福利的政策。
此外,該法案列出了非組織化工人的 10 項社會保障計劃,如下所述:
國家家庭福利計劃 (NFBS)
國家家庭福利計劃 (NFBS) 是國家社會援助計劃的一部分。如果家庭的主要養家餬口者(包括女性(如果她是唯一一人))因自然原因或意外去世,那麼悲傷的家庭將根據該計劃獲得 20,000 盧比的援助(Sinha 等人,2017)。18-60 歲的人群有資格獲得此項補貼。
產婦安全計劃 (JSY)
國家產假福利計劃是國家社會援助計劃的一部分,在 2005 年推出時更名為產婦安全計劃 (NSAP)。該計劃的目的是為處於貧困線以下的婦女提供經濟援助,如果她們年滿 19 歲,她們的前兩次活產的產前和產後生育護理將獲得 500 盧比的經濟援助(Jerinabi 和 Santhi,2012)。
手工藝品工匠綜合福利計劃 (HACWS)
手工藝品工匠綜合福利計劃有兩個子計劃。一個是拉吉夫·甘地·希爾皮·斯瓦斯塔亞·比馬·約佳納,它最近已併入拉什特里亞·希爾皮·斯瓦斯塔亞·比馬·約佳納,另一個是手工藝品工匠保險計劃。18 至 60 歲的男女手工藝品工匠透過手工藝品工匠保險計劃獲得人壽、意外和殘疾保險(2007-2008 年度報告,紡織部手工藝品部)。
儲蓄兼救濟
根據本指南,漁民必須每月繳納 100 盧比,共計 9 個月。在 9 個月內,中央和州政府分別繳納 100 盧比。因此,在禁漁期 3 個月內,將從 2700 盧比的總儲蓄中向漁民發放 900 盧比作為救濟。
印度司法部門參與保護非正規工人的權利
司法部門負有保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的唯一責任。印度最高法院在多項裁決中強調,謀生權是生命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以下是相關案例:
民主權利訴印度聯邦
桑吉特·羅伊訴拉賈斯坦邦
農村訴訟與權利中心,德拉敦訴北方邦
迪娜訴印度聯邦
桑吉特·羅伊訴拉賈斯坦邦
尼拉賈·喬杜裡訴馬德亞邦
邦杜阿·穆克蒂·莫爾查訴印度聯邦
第 21 條規定,應識別契約勞工,政府需要努力完成對勞工的康復。國家政策指導原則被制定為政府的指導方針。
結論
印度非正規工人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低收入、僱主苛刻待遇、住房條件差等。如果政府想要解決該國貧困問題,則應承認的一個關鍵領域是社會保障。除了 2008 年《非組織化工人社會保障法》外,還有其他旨在保障非組織化工人福利的計劃,例如老年計劃、人壽保險計劃、健康保險計劃等。
常見問題解答
問 1. 非組織化部門是否在政府註冊?
答。否,非組織化部門未在政府註冊。
問 2. 誰控制著非組織化部門?
答。勞動和就業部負責非組織化部門。
問 3. 非組織化部門的例子是什麼?
答:印度非正規部門的一個例子是非正式勞動力市場,其中包括農業、建築和家政等行業的工人。這些工人通常缺乏正式合同或法律保護,可能無法獲得社會保障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