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個人心理學:定義與含義


跨個人心理學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一個領域,它融合了迷幻運動、東方和本土精神實踐的引入以及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將靈性和超越體驗作為探索和理解人類全部潛能和意識的必要因素)這三方面的因素。儘管主要源於美國,但該領域已獲得世界各地學者和專業人士的認可。目前,有很多不同的學術期刊。

什麼是跨個人心理學?

跨個人心理學研究超越普遍接受的基本人類侷限性的非凡的人類體驗和行為、變革力量和創造性行為,揭示了人格行為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難以用傳統的精神分析學、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學派來解釋。“跨個人現象”一詞指的是由對更高存在狀態的渴望、自發或誘發的意識狀態改變以及精神實踐引起的一系列非凡體驗和行為。此類現象的例子包括高峰體驗、藥物誘導的迷幻體驗、宇宙意識、頓悟、神秘主義、離體體驗、催眠通靈、瀕死體驗、輪迴記憶和神秘主義。超心理學事件對科學與精神的融合產生了重大影響。

跨個人心理學史

正如古斯塔夫·費希納、威廉·詹姆斯、F.W.H.邁爾斯、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卡爾·榮格和羅伯託·阿薩吉奧利等人的著作所證明的那樣,當代心理學的根基深深植根於跨個人傳統。這些先驅者試圖解決宗教迴避的靈魂方面。現代跨個人心理學反映了美國先鋒的“民間心理學和另類現實傳統”,完全是美國心理學。20世紀60年代後期,現代跨個人心理學從人本主義心理學中產生,關注超越自我實現的成長和發展機會。隨著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對超越、統一意識和精神活動等主題的興趣日益濃厚,一種新的心理學發展成為可能,也成為必需。

跨個人心理學家使用八種主要方法論來檢驗跨個人心理學中的主題。前七種觀點——精神動力學、行為主義、人本主義、認知主義、生物學、進化論和社會文化論——代表了當前主流心理學中常用的方法。第八種觀點(整體論)是跨個人心理學特有的,被認為是該學科對該研究領域的最大貢獻。由於跨個人研究的跨學科性質,跨個人心理學家經常使用一種廣泛整合的方法,涵蓋多種觀點。“存在之鏈”、“永恆哲學”、“懷特海哲學”以及其他理論方向等指導著跨個人探究,並有助於解釋研究結果。關於跨個人研究需要什麼理論方向,存在著激烈的討論。

跨個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跨個人心理學的研究不受特定方法論的限制。傳統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技術同樣適用於對非凡的人類體驗和創造性變革力量的研究,也適用於對普通人類體驗和行為的研究。例如,存在認知、視覺邏輯、夢境和意象工作、冥想、創造性表達、意識狀態改變、同理心、講故事、直覺和整體探究是適用於跨個人體驗和行為的特性、個人、創造性和擴充套件性的人類探究新方法。跨個人事件的性質、界限和實際情況仍然最好透過非實驗資料來理解,這仍然是一個非常有用的確認來源。

心理綜合:一種跨個人心理學

除了早期的理論方向外,心理綜合還在發展一種可用於實施跨個人視角的技術方面處於跨個人心理學運動的前沿。心理綜合主要關注的是考慮個人生活對他們的意義、目標和價值觀。心理綜合治療的這一區別特徵指的是整個心理治療探究的範圍,因為獲取和表達目標和意義。價值觀同樣可能引發客戶的原生家庭問題,也可能引發跨個人主題。心理綜合從業人員有望在整個範圍內運作。

因此,跨個人視角將有助於解決諸如創傷等傳統問題、諸如人際關係和就業等以現在為重點的問題以及諸如宗教、存在意義和上帝等問題等精神問題。根據阿薩吉奧利的觀點,心理治療互動的初始階段是病人瞭解他們的個性,這通常與大多數治療理念相符。然而,他為一種包容人類存在所有方面的方向奠定了基礎。心理綜合透過觀察諮詢關係中的運動模式,描述了客戶和諮詢師可能經歷的工作階段。

這些階段不被認為是直接的、線性的、階梯式的發展,而是被認為是在每個階段內部以及透過所有階段的綜合運動,是一種多層次的自我探究體驗。據說客戶在第一階段發現了這些方面,而第二階段則被認為是他們被理解並與彼此正確聯絡的階段。簡而言之,客戶必須首先仔細審視自己是怎樣的、他們的優勢和劣勢、挑戰和機遇。自我意識就是這樣。然後,客戶承擔起學習如何改變的責任。

跨個人心理學是科學嗎?

跨個人心理學尋求透過物質的、效用的、形式的和最終的原因來獲得知識,因此在亞里士多德意義上來說是一種科學(Scientia)。它在詹姆士意義上是經驗性的(empiricus),因為它將其發現建立在從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的觀點獲得的“直接經驗”資訊之上。它在方法論意義上是科學的,因為它遵循科學方法的步驟,包括問題識別、文獻綜述、假設構建、操作定義、研究設計、觀察、控制、操縱和測量變數的方法、定量和定性資料分析以及在國家和國際會議以及同行評審期刊上公開傳播和評估結果。

跨個人心理學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是科學的,因為它採用了一種知識獲取方法,其中假設(透過工具或實驗)根據經驗(可以公開或由同行重複(確認或反駁)的“資料”)進行檢驗。它在其研究中應用了科學探究的四個原則:觀察(或經驗性理解)、觀察的公共性(可由具有類似技能的觀察者複製)、在內部一致、全面、邏輯和易於理解的理論以及可觀察的結果(可根據觀察到的經驗預測)。

跨個人心理學的實踐方面

由於大多數人對他們清醒的工作日常擔憂的關注有限且缺乏靈活性,因此他們不知道潛伏在其內但在自身中活躍的變革性創造力量和能力。創造性侵入,例如來自心靈更深層次的奇怪感覺、想法、記憶、心理影像或衝動,可能會令人恐懼,被視為危險和“非自我”,甚至被視為精神疾病的症狀,因此會被遮蔽。這種來自更模糊的、潛意識意識平面的傳播只允許在睡覺、做夢或獲得創造性靈感時發生。如果難以面對今天的自我,那麼就更難以調查自己心靈的更深層次方面,這將證明自己具有非凡的人類體驗和變革力量的能力。

然而,除非檢驗跨個人心理學的原則和實踐,否則它將永遠只是一個好理論。在理論層面上了解跨個人心理學的概念和主題,但在實踐中卻不會提供必要的證據來證明一個人希望理解的更好技能的存在。因此,跨個人心理學家將各種實踐和練習結合成一個連貫的變革實踐計劃。這些實踐和練習幫助人們發展到主流心理學通常預期甚至想象的範圍之外。本書提供各種此類技術和活動。它們有助於引起人們對隱藏但卻活躍的、具有變革性創造能力和天賦的關注,這些能力和天賦連線著我們世界“已知”和“未知”的現實。這些作者旨在讓讀者對跨個人體驗和行動是什麼樣的有所瞭解。

結論

根據跨個人理論,發展階段擴充套件到成年人的自我之外,並且包含與被認為存在於自我邊界之外的事物相連線的感覺。這些發展階段可以在健康的人身上培養人類的最佳方面,例如善良、創造力和直覺知識。然而,這些遭遇可能會導致沒有健康自我發展的人精神錯亂。跨個人狀態表面上類似於精神錯亂。然而,跨個人理論可以幫助治療師區分這兩種疾病,從而改善治療。跨個人藥物心理學和意識狀態改變的治療用途只是作者介紹的治療方法中的兩種。

更新於:2023年2月6日

瀏覽量:258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