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偽劣:定義和含義


全球智慧財產權盜竊和假冒/盜版產品貿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假冒偽劣最常與現金聯絡在一起,但它遠遠超出了現金的範疇。假冒偽劣也是對智慧財產權所有者的一大威脅。任何知名品牌/產品都容易受到假冒偽劣的影響,汽車零部件也不例外。

印度市場湧現的新汽車品牌和製造商日益增長的需求增加了對汽車零部件的需求,從而推動了假冒零部件市場的增長。假冒偽劣的嚴重性,尤其是在汽車零部件方面,被低估了,它不再是“無受害者的犯罪”。汽車假冒偽劣是一個主要且迅速增長的難題,它影響著汽車零部件、配件、包裝和整個汽車市場。

什麼是假冒偽劣?

假冒產品或服務是指旨在模仿品牌產品或服務的產品或服務。它們帶有與合法商標相似或幾乎相同的標誌,以使其看起來與智慧財產權所有者的商品相同或幾乎相同。與誤帶有與商標商品混淆但並不相同的標識的商品不同,假冒產品的目的是複製商標商品並從其品牌知名度中獲利。

什麼是假冒侵權?

由於假冒商品的明確目標是欺騙買方,因此它們幾乎總是構成侵權。此外,即使一些顧客知道它們是假貨,假冒產品也構成侵權,因為其他買家會被欺騙。但是,由於法律試圖懲罰這種公然無視他人權利的行為,民事和刑事法規都為假冒侵權提供了進一步的補救措施。

哪些型別的商品可以被假冒?

假冒商品存在於各種行業,包括服裝、配飾、音樂、軟體、藥品、香菸、汽車和飛機裝置、消費品、玩具、電子產品等。

印度的假冒偽劣

針對版權的民事救濟措施規定在《2012年印度版權法》的第55條中。

某些侵權行為也可能構成刑事犯罪。第64條授權警方沒收任何假冒軟體副本,而第63條規定違反或教唆違反行為可處以最高三年監禁和最高二十萬盧比的罰款。

《海關法》第11條賦予海關官員權力,可以禁止進出口商品以保護智慧財產權和商標。

1999年的《商標法》不僅為註冊商標第29條提供法定保護,而且在涉及註冊和未註冊商標的假冒行為訴訟中也為持續訴訟提供法定保護第27(2)條

第135條允許在侵權或假冒的情況下采取法律補救措施。《商標法》第102條將商標偽造和虛假使用定義為假冒。

該法第103條規定了假冒的處罰,包括最高三年監禁和最高二十萬盧比的罰款。

假冒偽劣的影響

如今,假冒偽劣是對智慧財產權的一大威脅,由於商品稅收收入的損失,它已成為個人、企業和政府擔憂的問題。許多規範智慧財產權的法律將此類行為定為犯罪,並處以嚴厲的處罰。請繼續閱讀以瞭解更多詳細資訊。

假冒問題正在跨境蔓延。這不是一個國家單方面能夠自行解決或預測的問題。除了國際合作外,以下措施對於根除此類犯罪行為至關重要:

  • 加強全球法律體系及其智慧財產權執法(例如透過條約)。

  • 透過減少許可要求和改善投資機會,為進口外國技術和經濟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 促進與知識產權制度執法相關的教育和宣傳工作。

另一方面,假冒問題似乎是一個持續的遊戲,只有權利人才能解決,他們必須持續監控市場,以便在發現任何非法假冒產品時立即保護其權利。同時,必須讓買家意識到購買仿冒品是一種犯罪行為。

結論

假冒偽劣是一個必須立即和強力解決的巨大問題。由於假冒偽劣如此普遍,因此必須確保所有新產品,即使是在開發早期階段的產品,也必須透過專利、設計專利、商標、保密協議等充分保護。為了減輕智慧財產權盜竊增加帶來的風險,執法機構和私營部門應評估其智慧財產權戰略,採用更復雜的方法,並形成更有效的夥伴關係,重點關注情報共享、意識和產品識別培訓。

智慧財產權盜竊的預防依賴於眾多利益相關者採取多方面和協調一致的戰略,以提高公眾、立法者和執法機構對假冒偽劣和智慧財產權盜竊的破壞性後果的認識。

常見問題

Q1. 在智慧財產權中,“假冒偽劣”是什麼意思?

A1. 《商標法》第102條將假冒定義為商標的“偽造”和“虛假使用”。關於假冒偽劣,《商標法》第103條規定了處罰,包括最高三年監禁和最高20萬盧比的罰款。

Q2. 假冒偽劣的一個例子是什麼?

A2. 假冒偽劣是指為了欺騙而非法複製任何有價值的東西。貨幣、優惠券、信用卡或簽帳金融卡、服裝和珠寶都是假冒商品的例子。

Q3. 誰從假冒偽劣中獲益?

A3. 由於假冒商品,買家可以以低於高質量產品的價格獲得地位。消費者透過購買假冒商品來追求更高的社會地位;他們想代表他們想成為的人。因此,對於買家來說,假冒商品的主要優勢是象徵性的而不是功能性的,但對於賣家來說,這是一種直接的好處,因為他們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銷售額。

Q4. 假冒偽劣是犯罪行為嗎?

A4. 生產、銷售或擁有假冒商品的人可能違反了法律。在法庭上被判有罪的企業將面臨最高十年監禁和無限罰款的處罰。

更新於:2023年2月15日

瀏覽量:183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