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政策


引言

英國人在17世紀初以東印度公司的名義來到印度進行貿易。最初,東印度公司的唯一目標是以最低的價格從印度獲取原材料,並將其銷售到世界其他地區,以獲取最大利潤。1707年,莫臥兒帝國最後一位強大的皇帝奧朗則布去世,這使得東印度公司得以停止向印度國王繳納稅款。他們將其視為最大化收入的機會。

英國人的第一個工廠設在孟加拉,在普拉西戰役和巴克薩爾戰役之後,英國人獲得了對該省的完全控制。這兩場戰爭改變了東印度公司的政策,現在他們希望管理和控制印度,這將為他們帶來更多利潤。英國人在印度邦國任命駐紮官員,並開始干預其內部事務。他們開始實施附屬同盟政策,在這種政策中,同盟邦國不允許擁有自己的軍隊,而是由英國軍隊駐紮在那裡,所有費用都由該邦國的國王承擔。

這項政策使英國人在印度成為最強大的勢力。東印度公司在完全控制印度之前採用的最後一種吞併政策是圈地政策。它是由總督達爾豪西於1848年推出的。

達爾豪西

喬治·里士滿,公共領域,經由維基共享資源

圈地政策

圈地政策是印度邦國滅亡的最後一根稻草。它是總督達爾豪西於1848年推出的政策。該政策聲稱,對於那些在去世時沒有男性繼承人的國王來說,其王國將自動歸入英國統治。

達爾豪西的目標是徹底終結莫臥兒帝國,因此他拒絕了國王收養繼承人的權利。他只允許國王親生的兒子繼承財產。

憑藉這項政策,東印度公司奪取了印度的主要邦國,並在吞併印度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利用這項政策被吞併的邦國包括薩塔拉、烏代浦爾、桑巴爾普爾、詹西、阿瓦德和那格浦爾。

英國人以拯救人民免受土邦統治者錯誤統治和不當行為為由,為圈地政策辯護。達爾豪西聲稱,舊的由沙姆統治者統治的制度給人民帶來了痛苦。

達爾豪西希望廢除那些自稱是莫臥兒帝國後裔並聲稱有權統治的統治者。

1857年英國領土

愛丁堡地理研究所,公共領域,經由維基共享資源

薩塔拉

  • 薩塔拉是印度的一個王國,成立於1818年,在第三次英馬拉地戰爭期間。

  • 它於1848年被英國人吞併。

  • 薩塔拉的統治者阿帕·薩希佈於1848年去世,沒有留下任何兒子作為繼承人,這就是達爾豪西勳爵吞併薩塔拉邦國的理由。

桑巴爾普爾

  • 桑巴爾普爾在1817年之前一直被馬拉地人入侵和統治。

  • 第三次英馬拉地戰爭後,英國人讓當地國王拉賈·納拉揚·辛格成為桑巴爾普爾的統治者。

  • 拉賈·納拉揚·辛格於1849年去世,沒有男性繼承人,因此該王國被英國人吞併。

烏代浦爾

  • 烏代浦爾於1852年被吞併。

  • 後來,坎寧勳爵推翻了對烏代浦爾的吞併,因為董事會宣佈它為受保護的盟友。

那格浦爾

  • 第三次英馬拉地戰爭後,馬拉地王國與英國人簽訂了附屬同盟條約。

  • 英國人承認了一名嬰兒為該邦國的統治者。

  • 直到1830年,英國駐紮官員都出席法庭,並在1830年將權力移交給國王。

  • 該統治者於1853年去世,沒有繼承人,因此英國人吞併了該王國,並無視了被收養的兒子。

詹西

  • 詹西王國由甘加達爾·拉奧統治。

  • 國王於1853年去世,王后收養了一個兒子達摩達爾·拉奧。

  • 英國人沒有接受達摩達爾·拉奧的請求,併吞並了詹西邦國。

  • 著名的詹西戰役是在拉尼·拉克什米·拜和英國人之間進行的,它是1857年起義的支柱。

阿瓦德

  • 阿瓦德是英國人於1856年吞併的最重要的邦國之一。

  • 英國人聲稱他們有責任吞併阿瓦德王國,以拯救人民免受納瓦布的錯誤統治。

  • 英國人以統治不當和非法統治為由罷免了瓦吉德·阿里·沙阿納瓦布。

圈地政策的影響

  • 達爾豪西的圈地政策最明顯的影響是印度拉賈和貴族發動了起義,這場起義最終演變成1857年的起義。

  • 印度拉賈對英國人存在日益增長的不滿情緒。

  • 那格浦爾的統治者納納·薩希布和詹西的拉尼反抗英國人。

  • 許多人批評達爾豪西勳爵導致了1857年的起義。

  • 1857年後,維多利亞女王成為印度女皇,圈地政策被廢除。

結論

英國人來到印度是為了進行貿易。他們以東印度公司的名義來到印度。他們從莫臥兒皇帝那裡獲得了在印度進行免稅貿易的特許權,並在孟加拉建立了他們的第一個工廠。後來,他們在馬德拉斯、蘇拉特和其他地方建立了工廠。逐漸地,英國人在貿易中建立了控制權並形成了壟斷地位。1707年,莫臥兒帝國瓦解,印度分裂成許多小王國,不再有任何強大的力量。英國人將這一時刻視為控制印度大陸和殖民印度的機會。為此,英國人發動了許多戰爭,並憑藉其強大的軍隊取得了勝利。他們實施了許多政策,最終為他們控制印度次大陸鋪平了道路。

常見問題

Q1. 英國人採用哪些政策吞併印度土邦?

Ans. 英國人採用了附屬同盟政策,該政策禁止王國擁有自己的軍隊,而是由英國軍隊駐紮在該邦國。圈地政策禁止收養繼承人,只有國王的親生兒子才能繼承王位,否則,權力將被英國人奪取。

Q2. 英國人以什麼理由吞併阿瓦德?

Ans. 英國人聲稱阿瓦德的統治者瓦吉德·阿里·沙阿不是合適的統治者,他是一個不稱職的人。

Q3. 英國人為什麼以及何時來到印度?

Ans. 英國人於1600年作為東印度公司的商人來到印度。他們的目標是與印度進行貿易。

Q4. 法爾曼是什麼?

Ans. 它是莫臥兒皇帝頒佈的一道皇家法令,允許英國人在印度免稅貿易。

Q5. 達爾豪西勳爵後來為什麼受到批評?

Ans. 達爾豪西勳爵受到批評是因為,由於圈地政策,許多印度拉賈和土邦反抗英國統治,並導致了1857年的起義。

更新於: 2022年12月22日

760 次瀏覽

開啟您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