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模糊邏輯教程
- 模糊邏輯 - 首頁
- 模糊邏輯 - 簡介
- 模糊邏輯 - 經典集合論
- 模糊邏輯 - 集合論
- 模糊邏輯 - 隸屬函式
- 傳統模糊邏輯複習
- 近似推理
- 模糊邏輯 - 推理系統
- 模糊邏輯 - 資料庫和查詢
- 模糊邏輯 - 量化
- 模糊邏輯 - 決策制定
- 模糊邏輯 - 控制系統
- 自適應模糊控制器
- 神經網路中的模糊性
- 模糊邏輯 - 應用
- 模糊邏輯有用資源
- 模糊邏輯 - 快速指南
- 模糊邏輯 - 有用資源
- 模糊邏輯 - 討論
模糊邏輯 - 量化
在對自然語言語句建模時,量化語句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意味著自然語言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量化結構,而量化結構通常包含模糊概念,例如“幾乎所有”、“許多”等。以下是一些量化命題的例子:
- 每個學生都通過了考試。
- 每輛跑車都很貴。
- 許多學生通過了考試。
- 許多跑車都很貴。
在上述例子中,量詞“每個”和“許多”應用於清晰的限制“學生”以及清晰的範圍“(透過考試的)人”和“汽車”以及清晰的範圍“跑車”。
模糊事件、模糊均值和模糊方差
藉助一個例子,我們可以理解上述概念。假設我們是一家名為ABC公司的股東。目前,該公司每股售價為40盧比。有三家業務與ABC類似的公司,但它們提供的股票價格不同——分別為每股100盧比、每股85盧比和每股60盧比。
現在,這個價格收購的機率分佈如下:
價格 | 100盧比 | 85盧比 | 60盧比 |
---|---|---|---|
機率 | 0.3 | 0.5 | 0.2 |
現在,根據標準機率論,上述分佈給出的預期價格均值如下:
100 × 0.3 + 85 × 0.5 + 60 × 0.2 = 84.5
並且,根據標準機率論,上述分佈給出的預期價格方差如下:
(100 − 84.5)² × 0.3 + (85 − 84.5)² × 0.5 + (60 − 84.5)² × 0.2 = 124.825
假設100在這個集合中的隸屬度為0.7,85的隸屬度為1,60的值的隸屬度為0.5。這些可以反映在以下模糊集合中:
$$ \left \{ \frac{0.7}{100}, \: \frac{1}{85}, \: \frac{0.5}{60}, \right \} $$
以這種方式獲得的模糊集合稱為模糊事件。
我們想要模糊事件的機率,我們的計算結果為:
0.7 × 0.3 + 1 × 0.5 + 0.5 × 0.2 = 0.21 + 0.5 + 0.1 = 0.81
現在,我們需要計算模糊均值和模糊方差,計算如下:
模糊均值 $= \left ( \frac{1}{0.81} \right ) × (100 × 0.7 × 0.3 + 85 × 1 × 0.5 + 60 × 0.5 × 0.2)$
$= 85.8$
模糊方差 $= 7496.91 − 7361.91 = 1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