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lotly 教程
- Plotly - 首頁
- Plotly - 簡介
- Plotly - 環境設定
- Plotly - 線上和離線繪圖
- 在 Jupyter Notebook 中內聯繪圖
- Plotly - 包結構
- Plotly - 匯出為靜態影像
- Plotly - 圖例
- Plotly - 格式化座標軸和刻度
- Plotly - 子圖和內嵌圖
- Plotly - 條形圖和餅圖
- Plotly - 散點圖、Scattergl 圖和氣泡圖
- Plotly - 點圖和表格
- Plotly - 直方圖
- Plotly - 箱線圖、小提琴圖和等高線圖
- Plotly - 分佈圖、密度圖和誤差條形圖
- Plotly - 熱圖
- Plotly - 極座標圖和雷達圖
- Plotly - OHLC 圖、瀑布圖和漏斗圖
- Plotly - 3D 散點圖和曲面圖
- Plotly - 新增按鈕/下拉選單
- Plotly - 滑塊控制元件
- Plotly - FigureWidget 類
- Plotly 與 Pandas 和 Cufflinks 的結合使用
- Plotly 與 Matplotlib 和 Chart Studio 的結合使用
- Plotly 有用資源
- Plotly - 快速指南
- Plotly - 有用資源
- Plotly - 討論
Plotly - 滑塊控制元件
Plotly 有一個方便的滑塊,可以透過滑動位於渲染圖底部控制元件上的旋鈕來更改圖表的資料/樣式檢視。
滑塊控制元件由不同的屬性組成,如下所示:
steps 屬性用於定義旋鈕在控制元件上的滑動位置。
method 屬性的可能值為restyle | relayout | animate | update | skip,預設值為restyle。
args 屬性設定要傳遞給滑動時在 method 中設定的 Plotly 方法的引數值。
我們現在在一個散點圖上部署一個簡單的滑塊控制元件,它將隨著旋鈕沿控制元件滑動而改變正弦波的頻率。滑塊配置為具有 50 個步長。首先新增 50 條正弦波曲線軌跡,頻率遞增,除第 10 條軌跡外,所有軌跡都設定為可見。
然後,我們使用restyle方法配置每個步驟。對於每個步驟,所有其他步驟物件的可見性都設定為false。最後,透過初始化 sliders 屬性來更新 Figure 物件的佈局。
# Add traces, one for each slider step for step in np.arange(0, 5, 0.1): fig.add_trace( go.Scatter( visible = False, line = dict(color = "blue", width = 2), name = "𝜈 = " + str(step), x = np.arange(0, 10, 0.01), y = np.sin(step * np.arange(0, 10, 0.01)) ) ) fig.data[10].visible=True # Create and add slider steps = [] for i in range(len(fig.data)): step = dict( method = "restyle", args = ["visible", [False] * len(fig.data)], ) step["args"][1][i] = True # Toggle i'th trace to "visible" steps.append(step) sliders = [dict(active = 10, steps = steps)] fig.layout.update(sliders=sliders) iplot(fig)
首先,將顯示第 10 條正弦波軌跡。嘗試滑動底部水平控制元件上的旋鈕。您將看到頻率如下所示發生變化。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