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ABC三邊的中點分別為D(-51, 25),E(7, 3)和F(27, 27),求△ABC的面積。
已知:三角形的三邊的中點為:( -1/2, 5/2),(7, 3)和(7/2, 7/2)
要求:求三角形的面積。
解:
如果給出任意三角形的中點,則三角形的面積是連線中點形成的三角形面積的4倍。
現在使用上述概念
首先,我們將求出△DEF的面積:(1/2)[-1/2(3-7/2)+7(7/2-5/2)+7/2(5/2-3)]
$=1/2(1/4+7-7/4)
$=11/4平方單位
現在,△ABC的面積=4×11/4=11平方單位
- 相關文章
- 如果△ABC三邊的中點分別為D(-1/2, 5/2),E(7, 3)和F(7/2, 7/2),求△ABC的面積。
- 已知△ABC~△PQR,如果AB/PQ=1/3,則求ar(△ABC)/ar(△PQR)。
- D、E和F分別是△ABC的邊AB、BC和CA的中點。求△DEF和△ABC的面積之比。
- 如果△ABC~△QRP,ar(△ABC)/ar(△QRP)=9/4,且BC=15cm,則求PR。
- 如果AD和PM分別是△ABC和△PQR的中線,其中△ABC~△PQR。證明AB/PQ=AD/PM。
- 如圖,△ABC的頂點分別為A(4, 6)、B(1, 5)和C(7, 2)。一條線段DE與邊AB和AC分別相交於D和E,使得AD/AB=AE/AC=1/3。計算△ADE的面積,並將其與△ABC的面積進行比較。
- 如果△ABC~△DEF,AB=4cm,DE=6cm,EF=9cm,FD=12cm,求ABC的周長。
- D和E分別是△ABC的邊AB和AC上的中點,BC=6cm。如果DE//BC,則求DE的長度(以cm為單位)。
- 畫一個三角形ABC,其中BC=6cm,AB=5cm,∠ABC=60°。然後構造一個三角形,其邊長是ABC對應邊長的3/4。
- 在△ABC中,頂點A的座標為(0, -1),D(1, 0)和E(0, 1)分別是邊AB和AC的中點。如果F是邊BC的中點,求△DEF的面積。
- 在△ABC中,D和E分別是AB和AC的中點。求△ADE和△ABC的面積之比。
- 在圖4中,畫了一個△ABC來外接一個半徑為3cm的圓,使得線段BD和DC的長度分別為6cm和9cm。如果△ABC的面積為54cm²,則求邊AB和AC的長度。
- 在△ABC中,D、E和F分別是BC、CA和AB的中點。如果邊AB、BC和CA的長度分別為7cm、8cm和9cm,則求△DEF的周長。
- 如果D(-1/2, 5/2),E(7, 3)和F(7/2, 7/2)是△ABC三邊的中點,求△ABC的面積。
- 作一個三角形ABC,其中BC=8cm,∠B=45°,∠C=30°。再作一個與△ABC相似的三角形,其邊長是△ABC對應邊長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