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


引言

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是在英國議會透過的一項法案,該法案改變了總督理事會為行政和立法目的的定義。該法案最重要的內容是印度人參與立法過程。這項法案將印度的行政委員會改為以職能製為基礎的內閣。引入這項法律的主要目的是英國政府希望讓印度人民參與到立法過程中。該法案於1861年8月1日獲得透過。

什麼是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

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是英國議會透過的一項法案,它顯著地改變了總督理事會法律的定義。該法案的力量將總督的行政委員會轉變為一個以職能製為基礎的小型內閣。該法案還將加爾各答政府的5名普通成員改為負責不同的部門,如內政、財政、稅收、法律和軍事。

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將首席軍事指揮官設定為不受約束的成員(立法,2022)。這位成員是一位特殊成員,被安置在總督的行政委員會,以監管後來被稱為商業和工業的總務部門。外交部的職權交給了總督。

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背景

1857年發生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徹底動搖了英國政府。這場起義迫使英國政府尋求一種與印度人民在行政管理方面合作的方式。英國政府對印度領土實行完全控制,然後他們決定重塑立法和行政結構。之後,通過了三項法案,即1861年、1892年和1909年。

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頒佈原因

1858年《印度政府法案》在英國政府的方式中帶來了許多重大變化。在該法案頒佈後,英國政府認為該法案對印度的政府體系帶來了重大變化,但它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1857年起義後,英國政府意識到,在沒有印度人民參與行政管理的情況下,制定一項法案是不可能的。1833年的憲章法案只規範了立法程式。根據這項法案,每四個地區有一名代表進行管理,但這項法規法案沒有得到印度人民的認可。程式過於冗長,以至於理事會的總督無法控制行動。

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條款

該法案有一些條款,即 -

  • 總督康寧勳爵和總督建立了職能制,其中每個成員都負責一個部門的職能。

  • 為執行理事會和立法目的而工作的成員,人數不得少於6人,不得超過12人。這些成員被稱為行政委員會的增補成員,其中一半成員是非官方成員。

  • 總督被賦予了提名這些成員兩年任期的權力。

  • 康寧勳爵為行政委員會任命了3名成員。這些成員是辛卡·拉奧爵士、貝納勒斯王公和帕蒂亞拉大君。

  • 不同型別的法案涉及公共債務、宗教、外交事務和軍事。這些法案只有在獲得總督簽署後才能透過。

  • 在緊急情況下頒佈法令的權力被賦予了總督,無需理事會的批准。

  • 管理英屬印度法律程式的權力被賦予了加爾各答的立法機關。

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意義

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是印度憲政和政治史上一個轉折點。總督理事會的構成發生了變化,以進行立法。透過讓印度人參與立法過程,為代議制機構建立了一個新的程式。該法案恢復了馬德拉斯和孟買總統區的行政和立法權力。該法案賦予了加爾各答總統區為英屬印度制定法律的權力。

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批評

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的批評

該法案也存在各種缺陷或不足。

  • 立法委員會的作用是有限的。他們沒有參與任何財政決策。通常,它只是諮詢性質的。

  • 儘管印度人民被選舉出來,但他們沒有官方權力保留印度人。

  • 主要權力仍然掌握在總督手中。

  • 孟買和馬德拉斯的立法權力下放了立法權。

  • 許多法案在沒有與印度成員討論的情況下就通過了,他們無法反對討論。

結論

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對英屬印度的憲法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它在印度的政治史上樹立了里程碑。印度人民獲得了參與憲法制定活動的權利。該法案幫助為印度總督理事會的憲法提供了更好的結構。該法案也存在許多後來被印度人民認識到的缺陷。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帶來了重大的改變,以及憲法和印度歷史的重要基準。

常見問題

問1. 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答。該法案的實際目的是進入印度的行政管理。1857年起義後,英國政府將該法案帶到了印度。

問2. 誰在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中引入了職能制?

答。該法案的職能制是由康寧勳爵提出的。他是印度的第一任總督。

問3. 1861年印度議會法案中引入的法令是什麼意思?

答。法令是在緊急情況下頒佈的法律,由總督制定。此類法令在頒佈後有效期為6個月。

更新時間: 2022年12月21日

956 次瀏覽

開啟您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