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3 年憲章法案


介紹

公司被允許在印度繼續統治一段更長的時間。根據之前法案的修訂,為英國商人制定了嚴格的許可制度,以便他們在印度進行貿易。英國商人在法國遭到其產品抵制後遭受損失,他們開始要求擴大在亞洲特定地區的貿易。

法案背景

該法案的主要目的是將公司的控制權延長至英國佔領的印度 20 年。該法案的實施宣佈了英國在印度殖民文化中的管轄權。該法案對印度產生了一些重大影響,其基礎是遵循的統治或行政準則。

1813 年憲章法案的方面

1813 年憲章法案最重要的條件之一是每年撥款 10 萬盧比用於復興。該法案引入了最高法院司法制度來監督公司的貿易行為。此外,該法案允許印度的法院審理英國國民的案件。

其目標是改進文學並鼓勵印度有學問的本地人,並向英國印度統治下的居民介紹和推廣科學知識。這被認為是邁向確定國家教育責任概念的第一步。毫無疑問,這是英國政府為促進西方教育而對印度採取的眾多有效舉措之一。

法案的關鍵條款

以下是由於 1973 年釋出的法案修訂版而導致印度法案的關鍵條款:

  • 該公司獲得了在印度進行貿易和統治未來 20 年的許可。

  • 它賦予地方政府對最高法院管轄範圍之外的人徵稅的能力,並將公司的股息定為 10.5%。

  • 該法案結束了東印度公司在外國商業市場中的壟斷地位;然而,東印度公司保留了與中國進行茶葉貿易的壟斷權。

  • 該法案允許傳教士進入印度並進行宗教活動。

  • 該法案允許東印度公司向印度人灌輸基督教文化。

  • 該法案允許傳教士在英國佔領的印度任命一位主教,並在加爾各答設立預先確定的總部。

  • 英國商人被允許在印度進行貿易,但須遵守英國政府頒發的許可證的嚴格條件。

法案的特點

英國政府認為需要新的法案,因為英國商人因歐洲商人對法國商品的抵制而在國際貿易方面遭受了損失。英國政府意識到需要新的法案來結束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國際貿易中的壟斷地位。此外,該法案增加了其他因素,以確保與印度居民建立更好的聯絡。

法案的意義

以下是該法案在印度的意義:

  • 該法案推動了規範東印度公司在印度開展的商業貿易收入和利潤。

  • 東印度公司的債務減少,股息金額固定為每年 10.5%。

  • 該法案還授權地方當局對最高法院管轄範圍內的事項徵稅。

  • 1813 年實施該法案提出了對東印度公司的改進稅收制度。

法案的後果

1793 年法案的修訂版於 1813 年透過,沒有對東印度公司的政治職能進行任何更改,並且過去授予總督的權力也沒有任何變化(Malik,2019)。該法案更多地關注貿易實踐,而不是監督政治制度。

1813 年憲章法案對印度政治變革的影響微乎其微,因為該法案的出臺是由於國際貿易因英國貿易商進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遭到抵制而造成的壓力。

結論

1813 年憲章法案允許在印度引入西方教育體系,以教育公民。該法案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保留了英國皇室在印度統治期間對東印度公司的管轄權。該法案還旨在規範東印度公司從貿易活動中獲得的收入。該法案尋求財政援助,並推動支援印度文學的復興。

常見問題解答

問 1. 該法案何時以及為何在印度實施?

答。1813 年憲章法案由英國議會實施,目的是結束東印度公司在國際貿易中的壟斷地位,並允許英國商人根據嚴格的許可證在印度進行貿易。由於法國市場沒有進口英國市場銷售的商品,因此要求在 1813 年實施該法案。

問 2. 1813 年憲章法案的目標是什麼?

答。該法案的主要貿易目標是確保東印度公司在貿易中沒有壟斷地位,以便英國製造商也可以銷售其產品。該法案的目標與確保在英國佔領的印度領土上延長 20 年的統治期相一致。

問 3. 該法案有哪些意義?

答。英國議會實施的該法案旨在確保英國商人能夠根據英國政府的嚴格許可政策進行貿易。該法案成功地實現了英國在印度領土上的第一個憲法地位。然而,該法案沒有其他政治意義。

更新於: 2022 年 12 月 21 日

620 次瀏覽

開啟您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立即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