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 年憲章法案
簡介
英國人在 1600 年 8 月 24 日以東印度公司的形式進入印度。當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頒佈這份憲章時,英國人獲得了在印度貿易的權利。東印度公司隨後還獲得了在孟加拉、比哈爾和奧里薩邦獲得的資金的特權和自由。英國人開始根據該法案的指導方針統治印度的領土。
1853 年憲章法案概述
士兵兵變爆發,東印度公司奪取了統治印度政府的權力,並對他們控制印度普通民眾負有直接義務。從那天起,英國人開始行使他們的權力並統治印度,直到 1947 年的獨立日。印度的行政管理是由英國人透過這些憲章法案控制和統治的。
1853 年憲章法案的目標
憲章法案的主要目標是向英國人或東印度公司提供獨家許可證。憲章法案主要使英國人或東印度公司能夠管理在印度制定的所有有效政策。由英國人控制和管理的印度行政管理處於東印度公司遵循的規則之下。
規則強調,這份憲章必須每 20 年修訂一次,並且所有關於如何控制印度行政管理的法規和規則都必須包含在憲章中。憲章法案始於 1773 年,持續到 1858 年。1853 年的憲章法案是所有憲章法案中最重要的法案之一。
1853 年憲章法案的條款
下面列出了 1853 年憲章法案中包含的一些主要條款。
圖 1:1853 年憲章法案的條款
減少董事會成員數量
理事會包括 24 名董事,他們過去常常指導解決所有問題。1853 年的這項法案減少了董事會成員的數量。董事會成員數量從 24 人減少到 18 人,然後減少到 6 人(Cornell 等人,2022 年)。這 6 個席位由東印度公司的王室規則覆蓋,所有成員都是根據憲章法案的所有指導方針由王室任命的。
設立新的省份的權力
1853 年的法案還有助於提出不同省份的概念。董事會通常根據 1853 年的這項法案獲得授權,其中還為印度的一個主要邦旁遮普任命了一位副總督。新的省份是在 1859 年根據該法案的指導方針啟動的。
向所有人開放公務員隊伍
1853 年的法案中涵蓋的最顯著方面是在東印度公司或英國人的統治下,在印度的所有州和領土開始設立公務員隊伍。該法案包括一項規則,即向獲得董事會或東印度公司成員推薦的個人提供政府工作。在該法案中引入這些指導方針後,公務員隊伍也向所有印度人開放。這項規則導致當時印度出現了競爭文化。
總督理事會擴充
該法案非常重視印度總督辦公室的發展,該辦公室也由東印度公司的規則執行。然後將理事會的職能劃分為兩個主要級別,包括執行級別和立法級別。理事會共有 6 名成員,並且成員數量從未從 6 人增加到 12 人。
1853 年憲章法案的特點
下面提到了 1853 年憲章法案的一些常見特點
在東印度公司的規則和條例下授權的主要法案是憲章法案。它成立於 1773 年,為英國人統治、管理和控制印度行政管理提供了若干有效的指導方針。
以前在印度建立的一些憲章法案分別於 1793 年、1813 年和 1833 年建立,並在 20 年後獲得更新。
該法案是在達爾豪西勳爵擔任印度總督期間透過的。
英國議會通過了 1853 年的這項法案,以更新東印度公司的憲章。
在該法案透過時,總督理事會的職能被分開了。兩個主要職能包括兩個不同的級別,例如執行級別和立法級別。
1853 年的憲章法案主要作為英國統治印度期間的現代議會基礎。
結論
1853 年的憲章法案是所有憲章法案中最重要的法案,並且從 1773 年到 1858 年一直具有重要意義。該法案是根據 1852 年調查特別委員會提出的建議制定的。該法案包括在立法委員會下設有的省級代表概念。該法案幫助東印度公司或英國人行使對印度所有領土的權力,直到獨立日(1947 年)。
常見問題
Q1. 1853 年憲章法案的主要動機是什麼?
1853 年憲章法案是根據調查特別委員會的建議於 1852 年制定的。制定該法案是為了向東印度公司提供關於如何在印度行政管理中行使權力並統治印度領土的指導方針。
Q2. 1853 年法案的意義是什麼?
在東印度公司的統治期間,董事會成員的數量是根據該法案的指導方針設定的。董事會成員數量從 24 人減少到 18 人,然後減少到 6 人。該法案幫助英國人任命董事會成員。董事會選舉了 6 名成員,後來從未從 6 人增加到 12 人。
Q3. 1853 年憲章法案的主要條款是什麼?
該法案幫助設立了為孟加拉省份任命一名獨立的總督,並且與印度總督區分開來。董事法院和董事會被授權任命一名副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