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白領犯罪與法律


一般來說,犯罪可以分為白領犯罪和藍領犯罪。白領犯罪和藍領犯罪的區別在於,後者是傳統犯罪,而前者是由專業人士在其職業過程中透過違反信任而犯下的犯罪。

這些罪行被賦予了一種特殊的地位,因為當一個人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時,就會對該專業人士產生信任。當該專業人士背叛了普通民眾的信任時,不僅會傷害到普通民眾,而且還會對該職業產生不信任。

什麼是白領犯罪?

白領犯罪是指由從事高社會地位職業的專業人士所犯下的上層社會經濟犯罪。這些職業包括醫療行業、工程、法律行業、私立教育機構等。

白領犯罪還包括經濟犯罪,如囤積居奇、黑市交易、摻假、逃稅等。

印度關於白領犯罪的法律

即使在商業領域,為了盈利,商人也會不擇手段地實施這些犯罪。最好的例子就是食品摻假。為了根除這種罪惡,制定了《摻假法》、《藥品法》、《鴉片法》等法律。印度刑法典中也對此做出了規定。

犯罪 立法行為
逃稅 所得稅法
非法販運違禁品和走私 1962 年海關法,1974 年 COFEPOSA 法
逃繳消費稅 1944 年中央消費稅和鹽稅法
文化物品盜竊 1972 年文物和藝術寶藏法
洗錢 1973 年外匯管理條例
外國捐款操縱 1976 年外國捐款管理法
人體器官販運 1994 年人體器官移植法
非法毒品販運 1985 年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法
欺詐性破產 1949 年銀行監管法
腐敗和賄賂公職人員 1988 年防止腐敗法
欺詐 印度刑法典
金融欺詐 印度刑法典
對外貿易 1947 年進出口(管制)法
偽造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欺詐 護照法,印度刑法典第 120 條
恐怖主義活動非法武器販運 2002 年 POTA 法,1959 年武器法
非法販運爆炸物 1884 年爆炸物法,1908 年爆炸物法
智慧財產權盜竊 1957 年版權法(1994 年、1999 年修正案)
計算機犯罪/軟體盜版/網路犯罪 1999 年版權(修正)法,2000 年資訊科技法(2008 年修訂)
股市操縱 2013 年公司法,印度刑法典
公司欺詐(走私) 2002 年競爭法

其他一些白領犯罪包括敲詐勒索。當敲詐勒索者處於較高的社會地位時,敲詐勒索可以被視為白領犯罪。根據印度刑法典第 503 條規定,敲詐勒索是犯罪行為。

敲詐勒索也可以被視為白領犯罪。敲詐勒索的物件可以是器官或人類。

任何店主如果使用錯誤的重量來稱量商品以進行銷售,也屬於白領犯罪。

各行業的的白領犯罪

以下是可能出現白領犯罪的主要行業:

  • 醫療行業 - 醫療行業是一個救死扶傷的行業。但在這個行業中也存在一些白領犯罪。例如,偽造診斷報告,協助非法墮胎,簽發虛假醫療證明等。

  • 法律行業 - 法律行業也未能免受參與白領犯罪的影響。例如,使用偽證,在法庭上召喚假證人等。

  • 工程行業 - 工程行業透過提供低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來進行建築或施工,從而助長了白領犯罪。

印度的白領詐騙案

以下是印度一些著名的白領詐騙案的例子:

  • 哈沙德·梅塔證券欺詐案 - 哈沙德·梅塔是一位有影響力的股票經紀人。他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人們的信任,製造了一個虛假的市場。他利用自己的地位操縱某些股票價格。從而導致這些股票價格異常上漲。

  • 薩蒂揚醜聞 - 這一醜聞是在檢索到薩蒂揚計算機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撰寫的一封認罪信後才被揭露的。在信中,他承認賬簿存在篡改行為。

  • 2G 醜聞 - 這一醜聞始於 2G 頻譜許可證的出售。在本案中,A. 拉賈向不合格的申請人授予了許可證。同樣,提供了虛假資訊,甚至隱瞞了一些資訊。從而導致大約 1.5 萬億盧比的損失。

結論

印度白領犯罪率的上升對經濟發展構成威脅。儘管這些犯罪是非暴力的,但它們對社會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犯罪是由地位非常高的官員所犯下的。從而導致對社會治理的不信任。

常見問題

Q1. 印度是否會懲罰白領犯罪?

答:是的。事實上,根據犯罪的型別,有不同型別的法律來懲罰相應的犯罪。

Q2. 犯罪意圖在白領犯罪中重要嗎?

答:不重要。犯罪意圖不是白領犯罪的重要因素。

更新日期: 2023 年 5 月 11 日

1K+ 閱讀量

啟動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