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兒童監護法


如果婚姻失敗導致父母分離,婚姻中出生的孩子或孩子們遭受的痛苦最大。根據印度法律,在確定誰應該獲得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時,孩子的福祉被優先考慮,儘管父母獲得監護權的權利仍然被考慮在內。父母會為了孩子付出一切。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和自己在一起。

兒童監護權是父母對子女享有的平等權利之一。父母有權讓子女與自己同住,這被稱為“兒童監護權”。它涉及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和健康的決策權。

兒童監護權是什麼意思?

在印度,孩子在法律上屬於父母雙方。這意味著母親有權撫養孩子,滿足孩子的需求,並與孩子保持聯絡。父親沒有探視權,但同樣有權撫養和照顧自己的孩子。哪個父母更適合或更能照顧孩子,並非法院決定監護權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雙方將平分秋色。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是弱勢群體。他們認為母親應該照顧孩子,而父親應該外出工作,在經濟上養家餬口;因此,他們更傾向於賦予母親對孩子的法定權力。

監護權型別

以下是三種主要的兒童監護權型別:

身體監護權

當父母獲得身體監護權時,這意味著孩子將與他們同住,並定期與另一方父母見面和保持聯絡。這種監護安排的目標是確保孩子不僅生活在一個安全和令人滿意的環境中,而且在成長過程中也能感受到另一方父母的愛。

共同監護權

雖然印度法院認為這對未成年人的福祉至關重要,但孩子的共同監護權並不意味著孩子的父母將一起生活。簡單來說,這意味著孩子將輪流與父母雙方同住。孩子可能會在父母雙方輪流照顧幾天、一週甚至一個月。這對父母和孩子都有利,因為它維護了他們之間的聯絡,並使他們能夠參與孩子的早期成長。

法律監護權

孩子的法律監護權與身體監護權有很多不同之處,但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法律監護權並不總是包括讓孩子與你同住或在你身邊。孩子的法律監護權基本上意味著獲得法律監護權的父母做出所有關於孩子的決定。法律監護權包括關於孩子的教育機構和醫生的決定。大多數情況下,法院會共同授予父母法律監護權,但在複雜的離婚案件中,如果父母似乎永遠不會達成一致,法院會將法律監護權授予一方父母。

如何知道獲得了哪種型別的監護權

獲得孩子監護權的父母,只要法院的命令沒有明確說明上述限制,就會獲得身體監護權和法律監護權。如果授予其他型別的監護權,則將在法院的判決中明確說明,並向雙方當事人說明。

誰獲得孩子的監護權

哪個父母將獲得孩子的監護權由法院決定。重要的是要記住,法院只會在考慮到孩子的最大利益的情況下做出這一決定。在印度,父母雙方通常在撫養子女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即使在印度,父母一方獲得了孩子的監護權,另一方仍然能夠教育孩子並照顧他們。在某些情況下,讓一方父母擁有比另一方更多的監護權會更好。這些情況包括虐待或忽視、家庭暴力和/或一方父母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

印度兒童監護權的相關法律

印度有許多不同的法律來解決社會問題,因為那裡有來自許多不同民族的人。在某些情況下,國家法律可能與個體法律相沖突。

父母離婚後,孩子的監護權受多項不同法律管轄:

  • 印度教法的監護權——印度教法規範婚姻和離婚。離婚後監護權的轉移受1956年印度教未成年人及監護法、1955年印度教婚姻法和1954年特別婚姻法的管轄。

  • 1955年印度教婚姻法第26條——只有當父母雙方都是印度教徒時,1955年印度教婚姻法第26條才規定了孩子的教育和撫養費。在送達通知之日起60天內,可在任何時候釋出命令,並取代未決判決。

  • 1954年特別婚姻法第38條——即使父母雙方信仰不同的宗教或締結了合法婚姻,本法也承認對子女的監護權。本法規定,法院可隨時發出關於子女撫養費的命令、判決、修訂等,並可決定在送達之日起60天內是否發出最終判決。

  • 1956年印度教未成年人及監護法——這些規定沒有考慮第三方的監護權。這些規定僅適用於印度教徒的親生父母,並且僅限於他們。

伊斯蘭法中的兒童監護權

在伊斯蘭個人法中,對孩子的監護權被稱為“hizanat”,可以用來對抗任何人,即使是父親。穆斯林孩子的母親擁有對孩子的監護權,直到男孩7歲,女孩達到青春期或成年年齡為止。男孩7歲後,女孩達到成年或青春期後,父親擁有對孩子的監護權,因為根據伊斯蘭法,父親被視為孩子的自然監護人。在監護權糾紛中授予母親的權利並非無條件的;只有在符合其子女最大利益的情況下,該權利才存在。因此,伊斯蘭法也優先考慮兒童的照顧。

基督教法中的兒童監護權

根據1869年印度離婚法第41條,法院有權對基督教兒童的監護、撫養和撫養做出決定。法院有權在考慮兒童的福祉和最大利益的情況下做出決定。如果父母一方無法為孩子提供充分的精神和身體發育機會,法院甚至可能拒絕將監護權授予雙方父母。

結論

印度有著悠久的培育和加強家庭關係的歷史。在印度文化中,孩子被視為父母的恩賜。我們的文化為平等分配父母責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父母分開時,兒童監護權仍然是最敏感和最複雜的問題之一。正如你所看到的,監護權主要由法官的判決決定。

國家透過的各種宗教法律和統一法律之間存在許多爭議。無論你對立法採取何種立場,都不應危及兒童的未來。在解決各種法律問題時,兒童的福祉和社會保障是需要解決的兩個關鍵問題。所有法律問題都必須在解決之前得到解決。

常見問題

Q1. 在印度,孩子在幾歲時可以決定監護權?

A1. 根據1890年的監護人和監護法,孩子在達到一定年齡(9歲,GAWA)時,有權選擇監護權。

Q2. 誰對孩子擁有更多權利?

A2. 母親和已婚父親享有平等的監護權。除非法院判決另有規定,否則父親有權與孩子共同監護。如果孩子出生於婚姻,父親將自動獲得父母責任。

Q3. 母親如何贏得完全監護權?

A3. 如果父母無法就共同監護或單獨監護達成一致,法院將決定誰將主要監護孩子。如果父母無法達成一致,法院通常會詢問他們雙方的意願。

更新於:2023年3月31日

470 次瀏覽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